高二地理:《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练习题

2017-01-07 17:42:07 来源:高考帮

   小编为您整理了高二地理知识点,方便广大网友查阅!希望各位同学,能从中得到想要的知识。

  1.图中a、b、c、d、e五区域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

  A.a、b、c B.c、d、e C.a、b、e D.a、c、d

  2.有关美国实行农业地区专门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光合作用强,棉花带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

  B.温带草原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乳畜带分布在温带草原气候区

  C.亚热带作物带分布在棉花带以北

  D.实行农业地区专门化可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有利于科学管理和机械化作业

  3.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偏高,气温低,作物生长期不足

  B.地面起伏大,发展耕作农业有困难

  C.人口、城市集中,便于供给牛肉、蛋、奶

  D.水资源紧缺,发展灌溉农业有难度

  解析:第1题,图中a、d为小麦带,c为玉米带,属于商品谷物农业。第2题,棉花带分布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区,乳畜带分布在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区,亚热带作物带分布在棉花带以南,因此A、B、C三项错。第3题,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即人口、城市集中。

  答案:1.D 2.D 3.C

  读美国部分农业带分布图,完成第4~5题。

  4.图示地区的小麦带与我国哪一地区的小麦播种时间相同?(  )

  A.宁夏平原 B.东北平原

  C.河西走廊 D.华北平原

  5.美国棉花带的自然条件和下列哪一地区的棉花生产的自然条件相似?(  )

  A.长江流域棉区 B.中亚棉区

  C.新疆棉区 D.尼罗河流域棉区

  解析:第4题,图中小麦区种植冬小麦,和我国的华北地区相同。第5题,美国的棉花带位于亚热带地区,水热条件优越,和我国的长江流域棉区条件相似,其他地区都是降水稀少、光照充足的地区。

  答案:4.D 5.A

  20世纪50年代,苏联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在垦荒初期,人们没有考虑垦荒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特点,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结果导致生态平衡失调。读图,完成第6~8题。

  6.该农垦区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不包括(  )

  A.土地广阔,便于机械化耕作

  B.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C.气候温暖湿润,光热充足

  D.低温时间长,病虫害少

  7.该垦荒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

  B.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C.风沙危害,土地荒漠化

  D.湿地萎缩,生态功能下降

  8.当地人们在解决上述问题时采取了收获后在田间留残茬的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  )

  ①减少风的侵蚀 防止冻土扩大 增加土壤水分 降低地面辐射

  A.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第6题,从图中信息可判断,该农垦区纬度较高,光热不足。第7题,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冬春季多大风,人类垦殖导致地表植被减少,使土地沙化。第8题,在田间留作物残茬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同时截留水分,抑制土地荒漠化。

  答案:6.C 7.C 8.A

  位于粤北河源市连平县上坪镇的欧村,地处105国道边,距河源市区140千米,与广州市最近距离241千米。该村现有32户共201人。现有水田6.63公顷,旱地5.3公顷,山林近333.3公顷;有水域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水库。保留着较完整的围屋,其中70%具有上百年历史。欧村现有劳动力60人,年人均纯收入仅有600元左右。据此完成第9~10题。

  9.下列关于欧村资源优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水源充足,土地资源丰富

  C.土地生产力高

  D.环境优美,社会协作条件好

  10.为了因地制宜,发挥当地资源优势,适合当地发展的主导产业是(  )

  A.观光农业和旅游业 B.出口加工工业

  C.园艺业和家禽饲养业 D.商品谷物农业

  解析:第9题,由材料可知,劳动力只有60人,而总人口201人,劳动力不足,人均收入低,且土地以林地为主,土地生产力较低,人均收入低,说明社会协作条件不理想。第10题,该地林地、水域面积广阔,可发展观光农业,且围屋历史悠久,可发展旅游业。

  答案:9.B 10.A

  中部地区是指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六省,中部崛起战略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据此完成第11~13题。

  11.关于中部地区农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农业区地跨暖温带和亚热带 有我国多个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油菜、水稻等 本区域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灌溉

  A.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连续几年粮价低迷,种粮难保本,弄不好就赔钱,成了大多数农民的心病。可是在洞庭湖区,却有几个种粮大户承包数百公顷粮田,生产、加工一体化获得了极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些种粮大户在粮价低迷的情况下种粮食之所以能获得极可观的经济效益,主要是因为(  )

  大规模生产活动能降低生产成本 粮食加工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他们生产的粮食价格低廉很容易销售 他们生产的粮食品质优良因此价格比其他农户高

  A.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  )

  A.政府增加对农民的财政补贴

  B.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C.对农业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D.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解析:第11题,中部地区地跨南北方,南方地区降水比较丰富,正常的情况下水资源可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第12题,大规模生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深加工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第13题,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能从根本上增加农民的收入。

  答案:11.C 12.A 13.C

  (责任编辑:李江涛)

分享“高二地理:《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练习题”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