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知识点

2017-01-05 15:43:30 来源:精品学习网

  小编为您整理了高二历史知识点,方便广大网友查阅!希望各位同学,能从中得到想要的知识。

  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探究分析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背景:

  1、产生背景

  (1)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贫富分化、金钱至上

  (2)人们不满加剧,促使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审视与批判。

  2、代表人物及作品(学生自主学习梳理):

  课本重点介绍了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和俄罗斯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一个是对法国19世纪前期整个社会生活的真实描述,一个是对俄国人民反抗法国侵略战争现实的描述。(克里木战争又叫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土耳其、法国、英等国向俄国宣战,争夺巴尔干的控制权,以俄国失败而告终。之后俄国看到自己沙皇专制的腐败,开始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这就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3、特点:

  引导学生读材料四,感受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如何刻画人物特点的?

  (1)对于金钱,葛朗台的反应是“像人一样是活的,会动的”,“会来、会去、会流汗,会繁殖”。

  (2)对于储藏室的钥匙贴身放着,还不时地用手抚摸。

  (3)对于他的妻子去世,他逼迫他的女儿放弃继承权,说:“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不过这是你把你欠我的还了我,这才叫做公平交易。”

  (4)对于临死之前,神甫为他做法事,他还想抢神甫的镀金十字架,却因为用力过度而一命呜呼。

  (责任编辑:李江涛)

分享“高二历史: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知识点”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