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关于人口迁移的知识点概述

2017-01-02 12:34:51 来源:精品学习网

   归纳知识点也是学习的一种方法,下面小编带来了高二地理上知识点,供参考复习!

  人口的迁移

  1、 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 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 旧大陆(亚非欧)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 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4、 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时代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

  古代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大批迁入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当代 性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 东部——西北和东北

  沿海——内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政策) 迁移流量大,流向改变 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农村——城市

  5、 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6、 人口迁移效应

  对迁入地区 积极 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教育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

  消极 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

  对迁出地区 积极 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

  消极 人才外流

  其它效应 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

  (责任编辑:李江涛)

分享“高二地理:关于人口迁移的知识点概述”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