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知识点1

2017-01-02 11:01:04 来源:精品学习网

   归纳知识点也是学习的一种方法,下面小编带来了高二地理上知识点,供参考复习!

  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本节教材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分析经济发达地区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主要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自然区位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及表现。紧接着介绍了改革开发前后城市化发展情况,探讨了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解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化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日益突出。教材选择该地区讲述“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极具代表性。本节内容以“区位优势——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对策措施”为主线,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人地协调、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理念。

  第一目“经济发展快”。教材从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入手,介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在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基础上,改革开发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另外,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侨乡优势,人口稠密,都为该地区利用外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侨乡优势,教材设置了知识窗“侨乡”,说明侨资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二目“城市化水平高”。教材运用资料和城市分布图,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进程及工业化的推动作用。工业化是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原因是:第一,城市有较高的收入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对农村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第二,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一般来说,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

  为了加深学生对前面两个问题的理解,教材设置了较开放的活动题,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政策、区位和侨乡等因素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第三目“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教材通过实例提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人地矛盾加剧、重复建设突出,提出相应的对策。

  “活动”,介绍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农业发展的过程,随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地变化。进一步理解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

  (责任编辑:李江涛)

分享“高二地理: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知识点1”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