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练习题精编

2017-01-01 20:24:33 来源:精品学习网

  “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下面为大家推荐了高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练习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中国古代有两个思想文化非常活跃的时期,它们是:

  A.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 B.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

  C.隋唐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2.主要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著作是:

  A.《论语》 B.《诗经》 C.《易经》 D.《春秋》

  3.战国时期为各国变法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4.“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想家之口?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私学发展,涌现出大量人才

  B.诸侯争斗激烈,各种治国观点层出不穷

  C.阶级阶层间关系复杂,矛盾众多

  D.社会处在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时期

  6.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7.“六经”是指:

  A.诸子百家的著作 B.孔子教学的主要课程

  C.早期儒学的基本文献 D.记载儒家代表人物言行的著作

  8.儒学开始定于一尊与哪两个人物有关?

  A.孔子和孟子 B.秦始皇和李斯 C.汉武帝和董仲舒 D.“二程”和朱熹

  9.下列扼制了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事件有:

  ①“焚书坑儒” ②创办稷下学宫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百家争鸣”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④

  10.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11.汉武帝时期规定的国家教科书包括:

  A.《论语》、《老子》、《庄子》、《孟子》、《墨子》

  B.《诗》、《书》、《礼》、《乐》、《易》、《春秋》

  C.《诗》、《书》、《礼》、《易》、《春秋》

  D.《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12.汉武帝制定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特点是:

  A. 文化“一统” B. 百家争鸣

  C. 制造“文化沙漠” D. 实用主义

  13.下列哪些举措有助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①定《五经》,置《五经》博士 ②国家创办太学,郡国设立学校 ③佛教传播和道教兴起 ④科举制的实施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⑥理学的创立

  A. ①②⑤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

  14.“四书五经”的说法形成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汉武帝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15.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阐述错误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

  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

  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

  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16.北宋时对理学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两位思想家是:

  A.韩愈和柳宗元 B.程颢和程颐

  C.朱熹和王阳明 D.周敦颐和张载

  17.儒家学派产生后,儒学通过不断吸收其它学说的养分,在后世得以不断发展、更新。两宋时期理学的形成主要是当时儒学向哪些思想派别学习的结果?

  A.法家、道家 B.道家、阴阳五行家

  C.佛教、道教 D.佛教禅宗

  18.理学家所谓的“天理”包括哪些内容?

  ①世间万物的本原 ②“三纲五常”等儒家道德伦理 ③“人心”或人的思想意识 ④“气”或世间万物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19.提出“致良知”学说,认为人人皆可成为圣人的思想家是:

  A. “二程” B. 朱熹 C. 王阳明 D.王夫之

  20.李贽将自己的著作命名为《焚书》、《藏书》,他的意思是:

  A.自谦之词,表示自己的书写得不好

  B.抗议秦始皇焚书坑儒

  C.自诩之词,表示自己的书写得很好,可藏之名山,传之后世

  D.见解“与世不相入”,必遭焚毁或只能留待后世的人看

  21.明末清初的黄梨洲、顾亭林、王船山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

  ①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

  ②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

  ③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

  ④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22.下面哪句话是顾炎武所说?

  A.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答耿中丞》)

  B.异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卷一三《正始》)

  C.后之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然则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访录·原君》)

  D.天子之令不行于郡,州牧刺吏之令不行于县,郡守之令不行于民,此之谓一统。……上统之则乱,分统之则治。(《读通鉴论》卷一六)

  23.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对二者的评价正确的是:

  A.都体现了当时社会变革的要求 B.前者反动,后者进步

  C.都具有民主色彩 D.都有利于封建统治

  24.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发表文章,认为孔子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是“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其目的在于说明:

  A.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

  B.孔子是历代专制统治的标志

  C.孔子提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

  D.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都是吃人的历史

  25.杜维明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塑造东亚传统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一认识表明:

  A.儒学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B.东亚发展应建立在借鉴东西方文明的基础之上

  C.西方发展模式是当今东亚唯一的发展模式

  D.东亚社会现代化照搬了西欧和美国的发展模式

  二、材料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之制,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义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感偶语诗书者弃。以古非今者族。吏见之不举者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法令,以吏为师。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决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之主张导致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事件产生了什么后果?(3分)

  (2)按照材料二之主张,汉武帝实行了什么文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3)两则材料之主张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6分)

  三、简答题

  27.前国家图书馆馆长、研究世界宗教的学者任继愈说:“儒学之所以能持续2000多年,主要是因为它不断地吸取新的内容。”试联系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阐述。(15分)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A C B D A C C C D C A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B C B C D A B A A B

  二、材料题

  26.(1)焚书坑儒。(1分)摧残文化,禁锢思想。(2分)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政府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促进了文教的发展;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2分)

  (3)相同之处:都主张统一思想,禁绝异端邪说。(2分)

  不同之处:前者主张“以吏为师”,后者主张“独尊儒术”;前者手段残暴,采取焚书的形式,后者手段温和,采取国家扶持的方式。(4分)

  三、简答题

  27.①战国时,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旬子吸收战国时期法家、道家等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2分)

  ②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揉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家体系;(2分)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儒学在三教融合中得到进一步发展;(2分)

  ④两宋时期,儒学从佛、道之中吸取了有益的内容,构建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3分)

  ⑤明朝时王阳明吸取佛教禅宗的思想,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心学;(2分)

  ⑥明末清初,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批判继承了传统儒家思想,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深了巨大的影响。(2分)

  育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练习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责任编辑:彭海芝)

分享“高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练习题精编”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