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寡人之于国也必背知识点梳理

2016-12-30 13:11:12 来源:精品学习网

  高中语文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育路小编准备了高二语文期末寡人之于国也必背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高二语文期末必背知识点:寡人之于国也

  一、【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读:通“逗”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二、【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师,以……为师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 意动用法,以……为耻

  位卑则足羞 意动用法,以……为羞

  2、形容词作名词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2)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名词作形容词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带中括号的那个)-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4、名词作动词

  吾师道也 师,名词作动词,学习

  三、【一词多义】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名词,老师

  吾师道也 动词,学习

  吾从而师之 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动词,从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十年春,齐师伐我 名词,军队

  2、之

  (1) 助词,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彼童子之师

  (2)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说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4) 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人非生而知之者

  (5)代词,他。 作师说以贻之

  (6)代词,这,这一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郯子之徒/

  (7) 动词,往,到。。。去,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3、传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动词,传授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动词,流传

  4、而

  (1) 连词,表并列。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小学而大遗

  (2) 连词,表转折。 惑而不从师

  (3) 连词,表承接。 吾从而师之/人非生而知之者/择师而教之

  (4) 连词,表修饰。 则群聚而笑之

  (5) 表陈述语气。 如是而已

  4.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句

  申之以孝悌之义 树之以桑 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判断句

  是亦走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非我也,岁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四、【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之”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2、被动句式:不拘于时,学于余。

  3、判断句: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介宾短语后置句:① 而耻学于师。 ② 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师不必贤于弟子。

  5、【省略句】

  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 (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 (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④ (士大夫)则群聚而笑之。

  五、【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高二语文期末寡人之于国也必背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陈海岩)

分享“高二语文期末寡人之于国也必背知识点梳理”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