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区域农业布局特点分析

2016-12-29 23:24:35 来源:沪江高考资源网

  今天,育路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高二地理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如需了解更多知识,请关注育路教育网。

  区域农业布局体现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条件的适应和改造,以适应为主。农业生产必须与自然条件相适应,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否则,会陷入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恶性循环。

  不同自然因素对农业布局有不同影响,主要控制因素是地形和气候。

  地形:从宏观看——山区适宜发展林业或牧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湿地(湖区、库区等)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从微观看——坡度较大的山地适宜营造水土保持林,较缓处可发展经济林木(如茶叶、果树等)或修筑水平梯田,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可发展种植业,湿地发展水产养殖业。

  气候:热量——不同热量带有各自的典型农作物品种。水分——不同的干湿状况决定不同的用地类型:湿润地区—水田,半湿润地区—旱地,半干旱干旱地区—草地。

  以上是育路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知识点,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育路教育网。

  (责任编辑:杨旭杰)

分享“高二地理:区域农业布局特点分析”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