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知识点2
小编为您整理了高一历史知识点,方便广大网友查阅!希望各位同学,能从中得到想要的知识。
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建立中央官职——三公九卿制
除皇帝制度外秦始皇还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比较完备的官制。
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三公”是指什么?“九卿”是指什么?各自的地位和职能是什么?对于加强中央集权有何作用?
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太尉虚设)
太尉主管军事,大概相当于中央军委,但是在秦朝太尉一般不设,是个虚衔。丞相,相当于国务院,主管行政,总领百官,国家大事基本上都归丞相处理。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管监察,同时负责监察百官,还要掌管百官的奏章,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兼反贪局兼检察院兼人民来访办公室主任,就类似这么一个职务。这三位称为三公。三公相当于中央一级的大官。
三公之下是诸卿,相当于各部部长。诸卿在史书上叫九卿,但是一般可能不止九个。其中比较常见的比如奉常,宗正,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少府,治粟内史,将作少府。
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三公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九卿则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责任编辑:李江涛)
分享“高一历史: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知识点2”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