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知识点梳理

2016-12-26 23:04:41 来源:精品学习网

   1.汉朝的郡国并行制

  ⑴背景:汉高祖为避免重蹈秦朝速灭的覆辙,巩固新建政权

  ⑵内容:汉初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形成郡国并行制(郡即郡县,国即封国)

  ⑶影响:随着分封的诸侯国权力逐渐强大,严重威胁了中央集权

  2.唐朝三省六部制

  ⑴三省六部及职能:中书省: 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 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⑵目的: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⑶评价:

  ①唐朝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决策失误

  ②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3.宋代分割宰相权力举措(宋初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⑴措施: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⑵作用: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4.元朝的行省制度

  ⑴目的: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辖

  ⑵内容:

  ①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行省) ,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河北、山西、山东;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②行省是最高地方行政区,省的最高长官由朝廷任命,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⑶意义:

  ①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5.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⑴目的:网罗人才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⑵选官制度:

  (责任编辑:康彦林)

分享“高一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知识点梳理”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