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016-12-26 22:43:59 来源:精品学习网

   一、明朝

  1、废除宰相制度:

  A.过程: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B.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内阁的出现:

  A.过程:废除丞相后,明太祖设置 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政务;明成祖时,“内阁”出现。后来内阁地位提高,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B.地位: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决策大权仍紧握在皇帝手中。

  二、清朝

  1、背景: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限制。

  2、措施:

  A.康熙帝时,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

  B.雍正帝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3、影响: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三、【易错扫描】

  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使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彻底解决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也使皇权得到空前强化。

  2、雍正帝时设立的军机处“只供传述、缮拟,不能稍有赞划于其间”,其地位与职能比内阁更低,从而加强了皇权专制。

  四、【对比分析】

  五、【轻巧识记】

  用“一、二、三”归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内容:

  (1)一个集中,即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个人手中。

  (2)两个矛盾,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3)三个趋势,即分相权集皇权,形成君主专制;分散地方权力,集于中央,形成中央集权;对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责任编辑:康彦林)

分享“ 高一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