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介绍
浙江海洋大学创建于1958年,始名舟山水产学院,1975年更名为浙江水产学院,1998年与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浙江海洋学院,2000年之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相继并入,2016年更名为浙江海洋大学。近60年来,学校数易校址、历经变迁,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及全国科学大会奖9项,积淀形成了“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权资格,以海洋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总占地面积2596.88亩(其中海域使用面积720.02亩),校舍建筑面积46.13万平方米,纸质图书163.91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3.20亿元,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6133人。现有省一流学科A类2个、B类7个,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海洋科学位列全国同类学科第5;拥有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交通运输工程、农业2个专业硕士学位种类,并具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本科专业48个,其中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为特色专业,有4个省优势专业、9个省重点(建设)专业、6个省新兴特色(国际化)专业,10个专业列入批次招生。现设有11个学院,有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创新应用研究院、东海发展研究院3个跨学科科研机构,举办独立学院——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主校区位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长峙岛,枕山环海,风景宜人,是求学的理想之地。以下是浙江海洋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介绍:
海洋工程与技术 (本科类 )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现代海洋工程与装备设计、研究、建造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在海洋平台与海上超大型浮体及其他海洋上结构物设计、研究、制造、检验、使用、教育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除公共课和基础课外,主要开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船舶原理、船舶结构力学、结构动力学、土力学与地基、海洋工程材料、海洋工程环境、结构有限元分析、海洋工程波浪力学、钢结构、海洋平台设计原理、海洋油气管道工程、海洋工程结构动力分析、海洋工程结构与强度、海洋科学和海洋技术等。等课程。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建造和检验等部门从事海洋结构物的研究、设计、制造、检验、贸易工作,也可以从事海洋油气开发以及航运管理、海上保险等,还可以到海洋开发、航务工程、船舶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等相近专业部门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责任编辑:刘娜)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