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雕塑专业介绍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是拥有国家试点学院的17所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实施“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高校之一,是中宣部、教育部实施“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高校之一。学校建立了以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为核心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了以培养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上海大学毕业生素以“知识面宽广、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而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首批50所“就业经验典型高校”之一,2015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8.41%。目前学校正在推进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模式建设,推行以按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培养为突破口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学校现有研究生12051人,全日制本科生22799人,专科生82人,成人教育学生18684人。
雕塑(本科类)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并于造型艺术造型范围内具备基础素描以及泥塑、木、石、陶、金属等专门材料进行具象及抽象造型的能力,能在户外城市公共环境雕塑及室内架上雕塑等专业领域从事专业创作设计、放大制作,并能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古今中外的立体造型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平面以及立体造别的基本训练,掌握以泥塑及硬质材料手段面对自然对象进行立体写生,以及造型创作设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理解掌握立体造型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并运用在三维空间中进行造型设计创作的技术与基本方法;
3.具有运用泥塑及硬质材料进行浮雕甚至动态的人物及抽象造型写生与创作设计的基本能力;
4.了解并掌握有关国家文艺创作的方针政策及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制作法规;
5.了解国内外造型领域的理论前沿状况及发展动态;
6.掌握专业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文字表述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文本研究和写作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
主要课程:泥塑人物写生与创作、硬质材料基础与创作实践、中外美术史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古代景点雕塑临摹(7周);人像、人体的浮雕、圆雕写生(70周);浮雕、圆雕创作构图(35周);古代雕塑艺术考察(16周)。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责任编辑:李彩绒)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