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字词解释

2016-12-23 03:24:57 来源:查字典语文网

   【焉、耳、矣】

  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河内】

  黄河以北的地方。

  【凶】

  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则】

  假设连词“如果……就”、“只要……那么……”。

  【粟】

  小米,这里泛指粮食。

  【河东】

  黄河以东的地方,在现在山西省西南部。

  【察】

  详审,考察。

  【政】

  政务,政事。

  【无如】

  没有像……

  【加少】

  更少;加,更。

  【对】

  本义是对答、回答,常指臣对君、下对上说话。

  【好战】

  喜欢打仗。

  【请】

  表敬副词,有“请允许我”的意思。

  【以】

  介词,用……来,拿……来。

  【填然鼓之】

  填,拟声词,鼓,此处用如动词击鼓,之,衬字,无义。

  【既】

  副词,已经、……以后。接:接触、交锋。“兵刃既接”指战斗已经开始。

  【走】

  跑,此指逃跑。

  【或】

  有人,有的人。

  【何如】

  “怎么样”、“怎么办”等。

  【直】

  副词,仅仅,只。

  【耳】

  用于陈述句末,表限定或肯定,“罢了”“而已”“不过……罢了”。

  【无】

  通“毋”,不要。

  【多于邻国】

  比邻国多。

  【“不违农时”】

  指农忙时,不要征调百姓服役。

  【违】

  违背、违反,这里指耽误。

  【时】

  季节。

  【谷】

  粮食的总称。

  【不可胜食】

  不可以完全吃掉,意为“吃不完”;胜,尽、全。

  【数】

  细密。

  【罟】

  网。

  【洿】

  浊水不流,这里指池塘。

  【以时】

  按照一定的时间,指草木凋落,生长季节过后。

  【养生】

  供养活着的人;

  【丧死】

  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憾】

  遗憾。

  【王道】

  用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

  【树】

  动词,种植、栽种。

  【衣】

  穿。

  【豚】

  小猪。

  【彘】

  猪。

  【畜】

  畜养,饲养。

  【夺】

  失去、耽误。

  【谨】

  谨慎,这里指认真办事。

  【庠序】

  古代乡学的名称。

  【教】

  教化。

  【申】

  反复陈述。

  【悌】

  敬爱兄长。

  【义】

  道理。

  【颁白者】

  须发花白的人,颁,通“斑”。

  【负】

  背着东西。

  【戴】

  顶着东西。

  【“颁白者……”】

  意思是年轻人知道敬老,都来代劳了。

  【黎民】

  百姓。

  【未之有也】

  “未有之也”,否定句中宾语“之”前置,意为“从来不曾有过”。

  【食】

  前为动词,吃;后为名词,食物。

  【而】

  转折连词,却。

  【检】

  约束,制止。

  【涂】

  同“途”,道路。

  【莩】

  饿死的人。

  【发】

  发放,此指开仓赈饥。

  【则】

  转折连词,却。

  【岁】

  年成。

  【何异】

  有什么不同。

  【无罪岁】

  不归罪于年成不好,罪,动词,归咎。

  【斯】

  连词,那么,就,相当于“则”。

  【至】

  到……来,此指归顺。

  【曳】

  拉、拖。“弃甲曳兵而走”的“曳”作拖讲。

  【谷】

  1、两山间的夹道或水道,山间流水,困境。

  2、谷物,饭食。“谷不可胜食”中“谷”作粮食讲。

  【树】

  动词,种植,培养,竖立、建立,结。名词,树木,门屏、照墙。“树之以桑”的“树”作种植讲。

  【夺】

  动词,强取,竞取,削除,丧失,脱落,决定取舍,眩、耀。“勿夺其时”的“夺”作失去、耽误讲。

  【时】

  名词,季节,适当的季节,气候,时辰、时间、时候、时期,时俗,时事、时代,时机,时运。动词,合时,伺候。“勿夺其时”的“时”作时机讲。

  【序】

  名词次序,季节,序言。

  (责任编辑:杨旭杰)

分享“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字词解释”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