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016-12-22 13:11:35 来源:逍遥右脑记忆网

  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原因:

  ①政治基础: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

  ②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

  ③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

  (2)标志: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举行(时间、地点、倡议国、斗争目标等)

  提出: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

  正式形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政策: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重要任务和行动纲领(政治:反对美苏霸权主义。经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

  (3)意义:

  ①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同时,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③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2、中国的振兴: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康彦林)

分享“高一历史: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