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地震带概述知识点

2016-12-20 00:54:02 来源:

  环太平洋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Circum-Pacific seismic zone),全世界约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几乎全部的深源地震都发生在这一带。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世界总能量的80%,但其面积仅占世界地震总面积的一半。环太平洋地震带,在太平洋西部大抵从阿留申群岛,向西沿勘察加半岛、千岛群岛,至日本诸岛、琉球群岛,至中国台湾岛,过菲律宾群岛、伊里安岛(新几内亚岛),南至新西兰为止。在太平洋东部,大致从阿拉斯加东岸,向南经加利福尼亚、墨西哥(在中美有一分支,称为加勒比或安德列斯环)、秘鲁,沿智利至南美的极南端。这一带也是著名的火山带,它与中、新生带褶皱带和新构造强烈活动带是一致的。

  欧亚地震带

  欧亚地震带(Alpine-Himalayan seismic zone),也叫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是一条横跨欧亚大陆,并包括非洲北部,大致呈东西方向的地震带,总长约15000公里,宽度各地不一,在大陆部分常有较大的宽度,并有分支现象。环太平洋地震带外几乎其余的较大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都发生在这一带。欧亚地震带西起葡萄牙、西班牙和北非海岸,东去经意大利、希腊、土耳其、伊朗至帕米尔北边,进入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南边沿喜马拉雅山山麓和印度北部,又经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至伊里安岛(新几内亚岛),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这一带也有许多火山分布,比地震带与欧亚新生带褶皱带(也是最年轻的造山带)是一致的。

  大洋中脊(海岭)地震带

  大洋中脊(海岭)地震带(Mid-ocean Ridge seismic zone),包括分布在各大洋的三个地震带。1.大西洋中脊(海岭)地震带 自斯匹次卑尔根岛经冰岛向南沿亚速尔群岛、圣保罗岛等至南桑威奇群岛、色维尔岛,沿大洋中脊分布,向东与印度洋南部分叉的海岭地震带相连。2.印度洋海岭地震带 由亚丁湾开始,沿阿拉伯—印度海岭,南延至中印度洋海岭;向北在地中海与地中海—南亚地震带相连;向南到南印度洋分为两支,东支向东南经澳大利亚南部,在新西兰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西支向西南绕过非洲南部与大西洋中脊地震带相接。3.东太平洋中隆地震带 从中美加拉帕戈斯群岛(科隆群岛)起向南至复活节岛一带,分为东西两支,东支向东南在智利南部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西支向西南在新西兰以南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印度洋海岭地震带相连。 这3个地震带带皆以浅源地震为主。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与北极海的中洋脊,不过这个地震带地震频率不高。

  大陆断裂谷地震带

  大陆断裂谷地震带,分布于一些区域性断裂带或地堑构造带,主要有东非大断裂带,红海地堑,亚丁湾及死海,贝加尔湖以及太平洋夏威夷群岛等。此地也主要为浅源地震。

  (责任编辑:李江涛)

分享“高一地理:地震带概述知识点”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