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介绍
上海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时名上海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扩建为上海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1958年两所学院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学院。1972年至1978年与华东师范大学等五校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恢复上海师范学院。1984年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1994年10月,与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合并成立新的上海师范大学。1997年9月至2003年8月,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林师范学校黄陵卫生保健师范部、上海行知艺术师范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先后并入或划归我校管理。学校下设18个二级学院、104个研究机构。另设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是我校与共青团上海市委共建的、旨在培养高层次青少年教育与研究人才的二级学院。上海师资培训中心、上海市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编辑部等机构也设在我校。学校还建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老年大学。
公共管理类 (本科类 )
(四年制本科 上海列入第二批招生) 公共管理类专业包括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本科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熟悉公共管理专业知识及相关政策法规,掌握相关业务和实际操作技能,具有较强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管理人才。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该类专业不仅注重专业理论及知识的传授,而且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开设有社会实践系列课程,对计算机应用及外语能力有严格要求。三年级时根据学生意愿进行直接就业、考研究生、考公务员的合理分流,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四年级时安排长期、系列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就业创造有利条件。行政管理系、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现有专任教师29名,其中教授有8人、副教授12人,已获博士学位者有11人、硕士学位者有7人。两系目前拥有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面包括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中共党史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行政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我校是上海最早创办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三所高校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初创办该专业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7年行政管理学科被列入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十几年来,该专业为上海市及其他省市培养了一批优秀、有用的人才,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保持在98%左右,在设置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上海高校中位居第三。在毕业的学生中,一部分考取为公务员,一部分录取为研究生(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大部分则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如上海戏剧学院、渣打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上海百联集团、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上海烟草集团、招商局上海公司、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伊莱克斯(中国)电器有限公司、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我校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于2006年设立的新专业,随着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蓬勃发展,该专业学生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
主要课程:行政管理专业有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公共经济学、社会保障学、管理心理学、公共政策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办公与信息处理、行政法、组织理论、秘书与档案管理、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国家公务员制度、英语口语与听力、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比较公共行政等课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有管理学、社会学、公共经济学、社会保障学、人力资源管理、行政法、西方经济学、人口学、财政学、劳动经济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外国社会保障制度、保险学、发展与就业、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课程。
就业方向:本类专业毕业生可在党政机关、城镇社区、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劳动仲裁机构、保险机构、社会团体等从事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工作。
招收学生类型:文理兼收。
(责任编辑:李彩绒)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