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三单元知识点

2016-12-18 23:49:05 来源:逍遥右脑记忆网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

  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1)组成岩石的矿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

  结合

  矿物: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

  积聚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

  岩石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变质岩:大理岩,板岩

  (2)地壳物质的循环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这一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

  二: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1)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地震、火山爆发、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泥石流、滑坡、山崩

  2)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两者的关系水平运动形成褶皱山系,如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垂直运动引起地表高低不平和海陆变迁

  3)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1)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课本63页图3.11)

  (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等

  (3)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在板块相撞挤压地带,常形成山脉,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4)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地质构造的概念: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变形变位

  (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褶皱岩层形态未侵蚀的地表形态侵蚀后的地表形态与人类生产关系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成为山岭不少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储油构造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成为谷地不少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储存地下水断层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上升岩块: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块: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鄱阳湖。工程建设遇断层加固或避开

  5)外力作用与地貌

  侵蚀搬运堆积

  流水作用冲刷地表,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流水使谷地加深加宽搬运侵蚀后的产物,如流沙流速降低,泥沙逐渐沉积流沙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风力作用风蚀沟谷、风蚀洼地形成戈壁、荒漠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边缘黄土堆积,如黄土高原三;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1)海水的温度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水平方向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不同纬度海区纬度较低处水温较高,纬度较高处水温较低

  纬度相当海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较高,寒流经过海区水温较低

  垂直分布水温由表面向深层递减,在1000米以下垂直温差较小

  (3)海水的盐度

  ①概念: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世界大洋平均盐度为3.5%

  ②分布规律:从两个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和高纬海区递减。红海最高(4.1%),波罗的海最低(不超过1%)

  ③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影响

  降水量与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低;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高入海径流有大量江河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洋流同纬度海区,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

  (责任编辑:康彦林)

分享“高一地理:第三单元知识点”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