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册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

2016-12-18 21:53:23 来源:精品学习网

   高二语文上册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二)指出通假字

  1.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三)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 河内凶

  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四)指出下面语句中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1.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 然而不王者

  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4.谨庠序之教

  (责任编辑:陈海岩)

分享“高二语文上册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