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类专业介绍
上海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时名上海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扩建为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1958年两所学院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学院。1972年至1978年与华东师范大学等五校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恢复上海师范学院。1984年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1994年10月,与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合并成立新的上海师范大学。1997年9月至2003年8月,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林师范学校黄陵卫生保健师范部、上海行知艺术师范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先后并入或划归我校管理。学校下设18个二级学院、104个研究机构。另设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是我校与共青团上海市委共建的、旨在培养高层次青少年教育与研究人才的二级学院。上海师资培训中心、上海市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编辑部等机构也设在我校。学校还建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老年大学。
数学类 (本科类 )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若干实际数学问题,具有现代教育观念,适应教育改革需要,以及具有良好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中等学校数学师资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及科学研究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系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掌握计算机的原理和运用手段,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培养从事数学教学基本能力和数学教育研究、数学教学研究、数学科学研究、数学实际应用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教育事业,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基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有较强的民主法制意识。具有良好的、稳定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能为人师表。
2.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初步地掌握数学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思想方法.其中包括数学建模、数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及创新活动等能力。了解近代数学的发展概况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了解数学科学的若干最新发展及数学教学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获得人文科学修养.
3.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程序的编写、掌握数学软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软件二次开发的技能以及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技能。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数学专业文献资料。
4.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以及数学教学理论,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
5.掌握强身健体的科学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关于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能力的要求。
(责任编辑:李彩绒)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