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宇宙中的地球

2016-12-16 21:23:48 来源:逍遥右脑记忆网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认识有限 “可见宇宙” “已知宇宙” 可见宇宙半径:140亿光年

  2.光年 距离单位,适用于天文学中的距离。

  1光年:9.4608*1012千米

  一个天文单位(即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宇宙中各种物质的统称。

  包括恒星、行星、星云、流星、彗星、行星际物质和人造天体等。

  ※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只有在宇宙空间才能称作天体,在地球上不能叫天体。

  在平流层大气中飞行的飞机不是天体。

  2.天体系统

  ①定义:天体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组成天体系统。

  (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天体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②结构

  A.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a.银河系与河外星系主要是由 和 组成的。

  b.恒星之间的距离要用 来度量,太阳与距它最近的恒星之间的距离约为 光年。

  c.星云是由 和 组成的 状天体。

  B.太阳系和地月系

  a.太阳系示意图 (课本P8图1-3)

  太阳系是由 大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的,其中,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 ,矮行星指的是 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和行星际物质。哈雷彗星公转周期为 年。

  太阳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

  以地球所在位置为界,可把其它行星划分为地内行星和地外行星两大类。其中,地内行星指的是 ,地外行星指的是 。

  按照各自特点,还可以把八大行星划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三大类。其中,类地行星指的是 ,巨行星指的是 ,远日行星指的是 。

  小行星带位于 星和 星之间,也可以说位于 行星和 行星之间。

  太阳系中质量最大,体积最大,卫星数目最多的行星是 星。

  八大行星具有三大特点: 、 、 。

  八大行星中卫星最多的是 ,没有卫星的是 。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外观 所处位置

  2.特殊——有生命存在

  ①太阳光照条件未稳定,地球上生命演化未中断

  外部

  ②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原因 ③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表平均温度为15℃

  内部 ④有足够的体积和质量,可吸引大量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

  ⑤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结晶水汽化,形成地表水

  (责任编辑:康彦林)

分享“高一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