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湖南农业大学座落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会长沙市,是湖南省重点大学。2001年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荣获“优秀”。2002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
学科涵盖理学、工学、农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八大学科门类,设有农学院等16个学院、1个体育美育教学部,科研机构47个;有本科专业40个、专科专业8个;有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6个,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3个(其中一级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个,省重点建设学科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有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1个。
现有专任教师877人。其中,正高职称108人,副高职称36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108人,硕士生导师321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8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 18人。
湖南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专业名称】公共事业管理
【专业简介】
一、专业发展历程
湖南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面向全国招生,致力于培养牢固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管理技术,具有较强的知识理论运用能力,并能社会相关领域或组织从事行政或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专门人才。经过十年发展,拥有一支成熟的教学科研团队,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获得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湖南省优秀教材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校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1项。
二、专业办学定位与特色
培养牢固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公共管理基本方法和管理技术,熟悉公共事业管理前沿理论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知识理论运用能力,并能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和社区管理,以及农村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政府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或其它非营利机构、社会中介机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共部门管理工作的“多维发展型”人才。
经过十年的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形成了四个特别注重的特色。
1、特别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构建了以芙蓉区政府实习教学基地建设集中实习为核心,课堂教学与基地集中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2、特别注重教研教学方法改革,形成了“绿色考场”考试改革、“辅康乐”法、情境模拟教学法、粘贴板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法,“一分为三”教学法等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特别注重科研与学科建设,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点(MPA),公共管理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4、特别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了“长沙市十佳青年”路敏等一大批优秀学生。公共事业管理四级过级率三年来连续达到80%以上,居全校,2011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到44%以上,2012届研究生报考率达到92%。
三、专业所依托学科水平
公共事业管理的办学依托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高职称比例占66.7%。已获博士学位3人,占总人数的20%,在读博士生2人,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36.6%。
专业老师来自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相关专业。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发展趋势好。
【课程及教学环节】
本专业基于培养“多维发展型”人才的需要,建构了“4+1+1”的教学课程模块,即4个基础教学模块,1个特色课程模块和1个综合实践教学模块。专业主干课程有:公共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管理心理学,公共财政,组织行为学,管理文秘,电子政务,市政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经济学,统计学、公共关系,绩效管理。其中《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经验收为校级精品课程,《市政学》、《公共管理学》为校级立项建设精品课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分为三个模块:以课程为单位,专业老师为主导,开展校内实习,强化学生实践技能;以省优秀实习教学基地芙蓉区政府为依托,校府合作为基础,开展校外集中实习,提升学生多维能力素质;以社区组织、社会机构为平台,学生自主创新为动力,开展多元化社会实践,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教学条件】
在校内建立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实验室,包括公共财务与统计业务实验室、公共行政管理综合实验室(即电子政务实验室)。
在校外,建立了长沙市芙蓉区政府实习教学基地,2010年该基地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学实习基地,是湖南农业大学文科类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
同时,还与长沙市杨家山社区共同创办了“穷孩子义务教育中心”、与长沙市滨湖社区合作创办了“社区图书室”,学生自主成立了公共事业管理协会,创办了《公管学子》学生学术刊物,能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要。
【就业与深造】
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有,通过公务员录用考试,进入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政府行政管理工作;通过保送、考试等方式,进入高校继续深造;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管理工作。2011届毕业生中,19人考取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大学的研究生,占毕业生总数的43%,有13%的学生录用为公务员,有20%的进入事业单位,15%进入企业工作。
(责任编辑:王朝辉)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