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

2016-12-12 13:42:08 来源:精品学习网

   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育路小编准备了高二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夯实基础】

  知识点一:种群和群落概念的理解(不要死记,要知道判断)

  知识点二: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最基本特征)

  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⑴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以及活动能力差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如 。

  ※提醒复习:样方大小的确定以及选取样方的方法等相关知识。

  ⑵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主要是会计算!!!)

  (3)灯光诱捕法:趋光性的昆虫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

  3、年龄组成:(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①增长型:幼年个体多于老年个体;出生率>死亡率;增长;

  ②稳定型:各年龄期个体数比例适中;出生率≈死亡率;稳定;

  ③衰退型:老年个体多于幼年个体;出生率<死亡率;减少。

  4、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应用 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的性别比例,使其种群密度明显降低。(属于生物防治)

  知识点三: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数学模型

  1、概念:(略,无需记)

  2、类型:数学模型常见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分别是 和 ,其中前者比较准确,后者更为 。

  3、建立的步骤:(详见教材P65,理解记忆)

  知识点四:种群增长的两大曲线: 曲线和 曲线

  1、两个曲线的对比: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比学习:①产生条件;②增长特点;③有无K值。

  2、环境容纳量:在 的情况下,一定 中所能维持的种群 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 。

  应用:①建立自然保护区,给濒危动物更宽广的生存空间,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它们的根本措施;②鼠害的控制方面。

  3、种群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请复习我们补充的)

  知识点五:群落的结构

  1、群落的物种组成

  (1)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群落中 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3)一般来说,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2、种间关系

  ★学习指导:结合教材P73图4—10,理解四种种间关系的概念(不要记,理解后会判断),重点掌握每种关系我们所介绍的数量坐标图和能量关系图,记住常见的例子。

  3、群落的空间结构:

  1、概念: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2、类型:

  ①垂直结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和 的利用有关;动物的分层现象依赖于植物,因为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样的 和 。

  ②水平结构: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的密度也有差别,他们常呈 分布。(群落普遍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一些常见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它们的决定因素要记牢)

  知识点六:群落的演替

  1、演替的概念:(不太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演替的类型及大致过程:演替的两种类型是: 和 。

  ★学习指导:两种演替的概念其实并不需要死记硬背,主要还是理解,重点是掌握两种演替的区别,如:起点、时间、速度等,从而能够正确判断。但必须准确记忆教材中列举的具体例子,初生演替有        、         、        上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有       、         、        上进行的演替。

  ★教材P79图4—14“裸岩上的初生演替的大致过程是: 。提醒大家,不要只背过程,每个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也要认真看看,比如:最先在裸岩上定居的生物是 ,该生物能够分泌 ,从而加速岩石的风化形成 。各种昆虫和小动物开始进入发生在 阶段。鸟类开始明显增多发生在 阶段。

  ★教材P80图4—15“弃耕农田上的次生演替的大致过程是: 。

  3、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

  影响结果: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       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4、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这样做事为了处理好经济发展同 的关系,走          道路。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责任编辑:彭海芝)

分享“高二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