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练习题

2016-12-11 09:58:25 来源:学大教育题库资源网

   一. 选择题

  1.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将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2Fe2++Cl2=2Fe3++2Cl-

  B. 钠与水的反应:Na+2H2O=Na++2OH-+H2↑

  C. 铜片跟稀硝酸的反应:Cu+NO3-+4H+=Cu2++NO↑+2H2O

  D. 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2-+H2↑

  2. 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单质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B. 硅酸是挥发性酸

  C. 硅是构成矿物与岩石的主要元素

  D. 玻璃、水泥、陶瓷都属于硅酸盐产品

  3.现有三组混合物: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乙醇的水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4. 下列物质敞口放置或暴露于空气中,质量增加的是( )

  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浓硝酸 D. 硅酸

  5. 下列反应既表现硝酸的酸性,又显示硝酸的氧化性的是( )

  A. CuO+2HNO3=Cu(NO3)2+H2O

  B. FeO+4HNO3=Fe(NO3)3+2H2O+NO2↑

  C. C+4HNO3=CO2↑+2H2O+4NO2↑

  D. NH3+HNO3=NH4NO3

  6. 不能只用NaOH溶液除去括号中杂质的是( )

  A. Mg(Al2O3) B. MgCl2(AlCl3) C. Fe(Al) D. Fe2O3(FeO)

  7. 向一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加入某液体,振荡后,能观察到无色溶液的现象,则加入的液体是( )

  A. 水 B. 碘化钾淀粉溶液

  C. 氯化亚铁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8. 已知:① 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 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 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下列判断正确的为( )

  A. 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4->Cl2>Fe2+>I2

  B. 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 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D. 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9. 已知A是单质,E的水溶液显强酸性。A、B、C、D、E是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列的转化。则A可能是( )

  10. 把6mol铜粉投入含8mol硝酸和2mol硫酸的稀溶液中,则标准状况下放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

  A. 2mol B. 3mol C. 4mol D. 5mol

  11. 向某盐溶液中通入过量Cl2,滴加Ba(NO3)2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可能是( )

  A. AgNO3溶液 B. CaCl2溶液 C. Na2SO3溶液 D. Na2CO3溶液

  12.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一组是( )

  A. CO2、NH3、HCl B. H2SO4、HNO3、BaCl2

  C. H3PO4、H2O、Cu D. 液态KNO3、NaOH溶液、C2H5OH

  13.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胶体外观不均匀 B. 胶体不能通过滤纸

  C. 胶体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 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钠保存在煤油里的原因之一是它极易与氧气反应

  B. 铝在空气中很容易燃烧

  C. 镁表面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

  D.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3O4

  15. 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B. 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C.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D. 不能确定该物质中是否含有钾元素

  二. 填空题

  16. 石棉是一类建筑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有毒,化学式是Na2Fe5Si8O22(OH)2。

  (1)该石棉中与5个铁原子形成氧化物的氧原子数是___个。

  (2)化学式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3)这种石棉的化学式改写成氧化物形式为_________。

  (4)该石棉与酸或碱反应时可以看作各氧化物分别与酸、碱反应,则该石棉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后过滤,滤渣主要是_______。

  17. 在50mL bmol•L-1的AlCl3溶液中加入50mL amol•L-1 NaOH溶液。

  (1)当a≤3b时,生成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___mol。

  (2)当a、b满足___条件时,无沉淀产生。

  (3)当a、b满足___条件时,先有沉淀生成,后又有部分沉淀溶解,此时Al(OH)3的质量为____克。

  18.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和NO2的密度之比为_____。

  19. 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其质量比为_____。

  20. 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____态存在,主要以____(填物质名称)的形式存在。金属钠通常保存在______里,它可以用小刀切割,新切开的金属钠断面呈 色,在空气中很快变___色,这是因为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____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生成物的颜色是____,名称是____,其中钠显 价,氧显___价。

  三. 推断题

  21. 编号为A、B、C、D的4支试管,分别盛NaHSO4、NaNO3、BaCl2、Na2CO3中的一种。把A分别加入到B、C、D中有以下现象:产生无色气体;无明显现象;只产生白色沉淀。试确定A、B、C、D分别是什么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有A、B两种常温下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将A(g)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变为无色;将A(g)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变为红色;将B(g)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也变为无色;将A(g)和B(g)按1:1的体积比混合充分,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只变红不褪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A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B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加热通入A后变为无色的品红溶液,现象是____;加热通入B后变为无色的品红溶液,现象是_____。

  四. 计算题

  23. 取一定量的Na2CO3、NaHCO3和Na2SO4混合物与250mL 1.00mol•L-1过量盐酸反应生成2.016L CO2(标准状况),然后加入500mL 0.100mol•L-1 Ba(OH)2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2.33g,溶液中过量的碱用10.0mL 1.00mol•L-1盐酸恰好完全中和。计算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

  24. 一支容积为12mL的试管内充满O2和NO2的混合气体,将试管倒置于水中,充分反应后,(1)若无气体剩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各为多少?(2)若气体剩余2mL,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各为多少?

  (责任编辑:张新革)

分享“高一化学练习题”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