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下册知识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2016-12-06 10:13:10 来源:精品学习网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育路小编准备了高二生物下册知识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希望你喜欢。

  (1)实验原理:

  ①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

  ②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实验过程:

  土壤取样:采集土样时,应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

  ↓

  梯度稀释:用选择培养基培养,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

  梯度稀释

  ↓

  涂布平板:将样品涂布于含刚果红的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固体培养基上

  挑选产生中心透明圈的菌落:产生纤维素酶的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考试技巧,从产生明显的透明圈的菌落上挑取部分细菌,并接种到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上,在30~37℃条件下培养,可获得较纯的菌种。

  (1)纤维素

  ①化学本质:一种多糖。

  ②分布: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此外,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

  (2)纤维素酶

  ①习惯上,将纤维素酶分成三类:C1酶、Cx酶和β葡糖苷酶。C1酶是对纤维素最初起作用的酶,破坏纤维素链的结晶结构。Cx酶是作用于经C1酶活化的纤维素、分解β-1,4-糖苷键的纤维素酶。β葡糖苷酶可以将纤维二糖、纤维三糖及其他低分子纤维糊精分解为葡萄糖。

  ②作用:纤维素

  2、为确定得到的微生物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继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高二生物下册知识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高二生物知识点请继续关注精品学习网高中频道!

  (责任编辑:彭海芝)

分享“高二生物下册知识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