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复习知识点地球的圈层结构

2016-12-01 21:18:26 来源:精品学习网

   1、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和横波(S)之分。

  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变化而变化。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

  2.不连续面:地球内部的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它们是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面。

  地球内部存在着两个不连续面,其中莫霍界面位于大陆部分地下33千米处;古登堡界面位于地下2900千米处。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有明显增加;而在古登堡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而横波完全消失。

  3.圈层划分: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Km)  特征

  地壳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平均17

  1000

  2900

  5000

  6370  ①由岩石构成的固体外壳

  ②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

  地幔  上地幔  ①固态

  ②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下地幔  ①可能为固态

  ②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

  地核  外核  接近液态、横波不能通过

  内核  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很大

  (责任编辑:康彦林)

分享“高一地理:复习知识点地球的圈层结构”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