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 通假字

2016-11-24 21:46:13 来源:中国教育网

  文言文复习

  第二、三单元 文言常识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仅仅。)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花白。)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

  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虽有槁暴。 (有:通“又”,再。 暴:通“曝”,晒。)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才智。) 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合从缔交。 (从:通“纵”,合纵,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威振四海。 (振:通“震”,震慑。)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困顿,失败。)

  陈利兵而谁何。 (何:通“呵”,呵问。) 始皇既没。 (没:通“殁”,死。)

  而倔起阡陌之中。 (倔:通“崛”,崛起。)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

  赢粮而景从。 (景:古“影”,像影子一样。)

  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1、 所守或匪亲。 (匪:通“非”,不是。)

  (责任编辑:陈海岩)

分享“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 通假字”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