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6)

2016-11-20 22:04:00 来源:高考网

   第三节 碱金属元素

  一、物理性质

  银白色,柔软,从Li→Cs熔沸点降低

  二、性质递变规律Li Na K Rb Cs

  原子半径渐大,失电子渐易,还原性渐强,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生成的碱的碱性渐强。

  三、焰色反应

  1、 定义:多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火焰呈特殊的颜色

  2、 用品:铂丝、酒精灯、试剂

  3、 操作:灼烧→蘸取试剂→放在火焰上观察火焰颜色→盐酸洗净→灼烧。注:焰色反应可用来鉴别物质 记住:钠――黄色 钾――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第六章 氮和磷

  第一节 氮族元素

  一、周期表里第VA族元素氮(N)、磷(P)、砷(As)、锑(Sb)铋(Bi)称为氮族元素。

  二、氮族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5外电子,主要化合价有+5(最高价)和-3价(最低价)

  三、氮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密度:由小到大 熔沸点:由低到高

  2、 氮族元素的非金属性比同期的氧族和卤族元素弱,比同周期碳族强。

  3、 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渐弱,碱性渐强。

  第二节 氮 气

  一、物理性质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获得的氮气的方法主要是分离液态空气。

  二、氮气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

  1、 写出氮气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分析其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

  2、 在高温或放电的条件下氮气可以跟H2、O2、金属等物质发生反应

  高温压 放电

  N2+3H2===2NH3 N2+O2===2NO

  催化剂 点燃 N2+3Mg====Mg3N2

  (责任编辑:康彦林)

分享“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6)”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