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知识点梳理

2016-11-15 09:25:39 来源:精品学习网

  “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以下是育路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育路网一直陪伴您。

  考点一 五四运动

  1、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阶段:

 

前期(6月5日以前)

后期(6月5日以后)

运动中心

北京

上海

斗争主力

学生

工人

斗争形式

示威游行

罢工、罢课、罢市

 

  3、结果

  ——取得初步胜利:释放了被捕的学生;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4、历史意义:

  ①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

  △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喊出了许多口号,其中能集中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是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 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

  ③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依据: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考点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

  阶级条件: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传播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组织条件:中国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标志:

  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7、23,上海→嘉兴)

  3、意义: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新”在政党:无产阶级政党

  “新”在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在奋斗目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考点三 国民革命

  1、准备:

  实现国共合作(党内合作)——国民党一大召开(1924、1,广州)

  2、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结果:

  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最终失败。【标志:宁汉合流,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

  考点四 国共十年对峙

  1、发动 南昌起义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4、举行长征:

  ①原因:

  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的危害

  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②转折——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③胜利: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1936、10)

  最后,希望育路小编整理的高三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责任编辑:郭峰)

分享“高三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知识点梳理”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