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知识点:文言句式

2016-11-14 14:49:04 来源:精品学习网

   不管你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都是不可缺少的。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文言句式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

  1《烛之武退秦师》

  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省略主语“烛之武”)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2.《荆轲刺秦王》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者……也”表判断。译文:事情不能成功的原因,是我想活捉你,强迫你签订条约来回报太子。)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表被动。译文:将军的父母以及宗族,全被杀死或收入官府做奴婢。)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表被动。译文:而且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燕王拜送于庭(“于”表示状语后置。译文:燕王亲自在朝堂上行了礼送出来。)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译文:太子及知道这件事的门客。)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定语后置。译文:陪侍在大殿上的臣子们,不能携带任何兵器。)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介词“为”后省去了代词宾语“之”。译文:蒙嘉就替荆轲先对秦王说。)

  使毕使于前(第一个“使”后省去了宾语“之”。译文: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自己的使命。)

  客何为者?(何为─为何)

  3.《鸿门宴》

  倒装句:

  大王来何操?(何操─操何)

  沛公安在?(安在─在安)

  籍何以至此?(何以——以何)

  具告以事

  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

  毋从(省略“之”)俱死也。

  奉厄酒为(省略“之”)寿。

  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将军战(省略“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

  加彘肩(省略“于其”)上。

  被动句:

  珍宝尽有之(被占有)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一语文文言句式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责任编辑:张新革)

分享“高一语文知识点:文言句式”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