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创业大讲堂”在仙林校区启动
11月3日晚,南京大学“创业大讲堂”在仙林校区正式拉开序幕。讲的主讲嘉宾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黄燕铭,他为南大师生带来一场题为“股票价格为什么会涨跌?——证券研究的基本思想与路径”的讲座,南京大学校董、杰出校友郑钢,南京大学副校长王志林出席讲座。
黄燕铭所长从事证券研究工作二十多年,曾长期负责过中国A股和香港中资股的研究管理,长期致力于优秀证券分析师的培养,为所任职的公司培养过众多出色的证券研究人才。其团队在《新财富》、《证券市场周刊》以及《机构投资者》(美国)和《亚洲货币杂志》(香港)的证券研究团队评选中均取得过非凡的成绩。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环节,提升创业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实践性,南京大学于2016年4月聘请了一百多位业界精英担任首批学生创业导师,黄燕铭所长正是其中一员。值此“创业大讲堂”启动之际,王志林副校长为黄燕铭所长颁发创业导师聘书。
王志林副校长认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核心在于具有创新精神和意识的人才。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大学应当承担起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乃至催生创新创业企业的使命。一直以来,南京大学本着“尊重选择、个性培养、多元发展”的教育理念,致力于为各行各业培养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在“三三制”本科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建立了“五四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王志林副校长表示,各位创业导师都是业界精英,希望南大学子通过与创业导师的近距离接触,了解企业、社会对我们的需求和期盼,加深对行业的理解,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和道路。
讲座由南京大学团委书记、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葛俊杰主持。为了让同学们对证券研究的知识结构有更透彻的理解,黄燕铭所长运用哲学思辨逻辑梳理了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等学科之间的辩证关系。他说,经济学研究的是存在的客观世界,金融学探析的是认知的内心世界,会计学展现的是符号世界。在证券研究的过程中,宏观经济研究员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客观的宏观经济现状及环境,形成对未来发展的预期;策略研究员则通过金融学的理论和方法观察经济学家的内心形成的大势研判,得出对未来预期变动的结论。
金融学将股票的价值定义为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在黄燕铭所长看来,未来现金流存在于人的内心世界,价值究其本质是人们内心的预期,价格则是在交易过程中形成并且被反映到交易所行情揭示板上的一个符号。股票价格的形成穿越了客观世界、内心世界和符号世界,其涨跌与预期的方向无关,而与预期的变动相关。黄燕铭所长建议投资者不要成为数据的奴隶,不执著于心或物,而要做到“心物兼修”,以同一种心境面对“牛市”和“熊市”,做到“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无塞无碍”。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为证券行业所吸引。黄燕铭所长表示,他心目中理想的证券从业人员应当具有适合的性格、完备的知识结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强大的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健康的身体素质。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向同学们讲述了“超预期”研究方法和边际思维,重新对有效市场理论、DDM模型、资本市场微观结构理论进行解读,揭示了公式背后的核心精神。黄燕铭所长告诫同学们不要认为书本知识是无用的,也不要过早地进入实践环节,而应珍惜大学时光,将理论知识学好、学透,不断用著作文献充实自己,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据悉,“创业大讲堂”是南京大学最新推出的品牌活动,旨在更好地践行“五四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今后,讲堂将继续邀请业界大咖与南大学生分享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
(责任编辑:李伟峰)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