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高三教师总结高考理综考试技巧

2016-11-04 08:45:44 来源:高考帮

   不少同学非常不适应理综考试,以前单科测试成绩也许很好、很优秀,但是到了做理综题时就可能出现如下问题:考试中无法有效的进行理、化、生三学科的思维转换;无法合理的利用时间;不仅错误率增加,而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不完题……这种不适应可能会存在很长时间,以致影响到一模、二模考试,甚至影响到高考。

  由于理综总分数达300分之巨,一旦理综考试失误,就会直接影响高考的总成绩,所以就有了“得理综者得天下”之说。下面是一位资深高三教师写的有关理综考试技巧的文章,或许对大家有帮助哦!

  理综考试是高考的重中之重,是理科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

  理综考试不仅仅是单纯地做题,关键在做题中要运筹帷幄,运用适当的策略和技巧,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多的分数。

  我们有必要了解理综考试的技巧,掌握它,让理综成为我们“长分”的助力,而不是“拉分”的绊脚石。请记住——适者生存!

  一、理科综合试卷结构

  第Ⅰ卷选择题12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180分

  1—5生物30分29—30生物50分

  6—12化学42分25—28化学58分

  13—20物理48分21—24物理72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总分300分,理论上每分钟应该做出两分题。其中:

  生物80分,应该用时40分钟,

  化学100分,应该用时50分钟,

  物理120分,应该用时60分钟。

  二、理综考试要科学安排考试时间

  理综三科合一,按分值分配,选择题大的安排应在50~55分钟左右完成,非选择题大约安排90~95分钟左右完成为宜。

  做题时,基础题要力争全对,中档题少丢分或者不丢分。中、低档题得分数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如果你能拿下各学科的中、低档题,就能够获得600分,而你有了600分垫底的心理优势,再做难题也会有信心攻克。

  三、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

  1.按照试卷题目的顺序从头做到尾

  优点:可以避免丢题,漏题,节约时间

  缺点:有时遇到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难题时常常由于忘情投入,直等到发现身陷泥潭,已经进退两难,已经耽误了大量宝贵时间,使后面许多能拿分的中、低档题都没有时间做。

  如果遇到一个题目,思考了3—5分钟仍然理不清解题的思路时,应视为难题可暂时放弃,即使这个题目的分值再高,也要忍痛割爱。千万不要因为捡了芝麻丢个西瓜,因小失大。

  2.先易后难,从容解答

  每科试题一般都是先易后难,若遇到难题,可以暂时跳过去,先做后面学科的容易题——等做完各科相对容易得分题以后,再回过头来做前面的难题。

  做题原则:能拿到手的的分就先拿住——手中有分,心中不慌,然后再回头做难题,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得分少些不遗憾,得分多你就赚了!

  3.先做自己的优势科目,再做其他科目

  先做优势学科,既可以先拿到比较有把握的分数,做题时做出一个好的心态,又可以为非优势学科留有充分的时间。避免一开始就遇到难题使心情郁闷,使头脑发蒙的现象。

  总之,对于多数考生来讲,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比较高的分数,就要学会主动地暂时放弃,暂时放弃费时费力的难题,腾出更多的时间做容易题,拿到更多的分数——古人田忌赛马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做题顺序的选择,因人而异。在平时训练中要尽早选定并稳定一种方法。

  四、理综考试的技巧介绍

  1.正式开考前要统揽全局,合理安排

  从下发试卷到正式开考前有几分钟的阅卷时间,拿到试卷在填好卷头以后,要适时浏览整张试卷,查看试卷的容量、难易程度。

  ⑴要看清共有多少道题

  有多少大题?有多少小题?试卷反面有无试题?一方面可以防止由于紧张而漏做试题,另一方面心中有数,便于合理安排答题顺序和时间。

  ⑵要特别注意会做的试题所占的分值

  要确保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基本不丢分,力争在难题和不熟悉的题上多拿分。

  ①能顺利解答的题

  那些一眼就能看出结论的简单选择题或填空题(一旦解出,情绪立即稳定)。

  ②不能立即回答的题

  可以一面通览,一面粗略地划分为A、B两类:

  A类:题型比较熟悉、估计比较容易做作的题

  B类:题型比较陌生、自我感觉比较困难的题

  ③在了解了考题重点和分值之后,对完成每道大题需要用多长时间基本做到心中有数。

  通览全试卷的目的是克服“前面的难题做不出,后面的容易题也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避免在某一道或某一类题目上用时过多,耽误整体考试效果。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2.开考后合理分配答题的时间

  一般来说,答题顺序要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先做自己最擅长和有把握的题,把明显感到有困难的难题做好标记,留到后面来做。

  排序原则:先易后难;先熟后生。

  具体顺序:

  先做自己认为会做的题;

  以前似乎做过的题;

  题目短,答案简单的题;

  最后做自己感到吃力的题。

  3.Ⅰ卷选择题答题技巧

  ⑴答题时要心态稳定,速度不宜过快

  客观选择题都是单选题,难度不大分值又高,是得分的重点关注对象。选择题回答的好与坏对确保基本分的高低至关重要!

  据统计,生物的前三道选择题错误率非常高,这是因为刚开始考试时很多考生心理紧张,为了抢时间,往往不到3分钟,最多不过5分钟就做完了前三道题。所以生物选择题一定要复查!

  另外,考生在检查答案时,如果没有足够充分的理由,不要轻易改动第一次的答案。

  ⑵Ⅰ卷的选择题最好按顺序做

  对于没有把握的题随时标记,这些题是复查时的重点照顾对象。

  ⑶审题要细、要慢,做题要快

  对于选项是肯定还是否定,要有根据,充分利用单选题的特点,运用好排除法和推理法。

  ①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

  第二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

  ②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

  “逻辑错误”排第二,

  “表述错误”排第三,

  “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近几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中,涉及“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题的一半。

  所以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做逐项排除:

  “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逻辑错误”、“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要注意辨析;

  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可以排除。

  例:下列关于生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自然状态下,所有生物均可进行无性生殖

  B、无性生殖后代只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C、生殖细胞就是指配子,只有经过配子的两两结合才能完成生殖

  D、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有性生殖使子代出现杂合子是普遍现象

  答案D

  ③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或者选项,可以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进而推导出未知的知识,最后作出判断。

  4.Ⅱ卷非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⑴要读懂试题,通过对试题所有信息的掌握和分析,搞清楚已知什么,问什么,求什么;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审题失误,全盘皆输。一般来说,比较简单或一般难度的试题应该阅读两遍;而题干较长、信息量较大的综合试题,审题可分3步走:

  第一步粗读:对题干所述内容有一个大体轮廓了解。

  第二步细读:弄清题中的已知、未知、设问等相关条件。

  第三步选读:排除题目中的干扰条件,挖掘出隐含条件,找出各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审题时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因为题目本身往往就是“解决此题”的信息源。

  凡是题目中未明显写出的,一定是隐蔽给予的,只有细致的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相应的信息,这一步不要怕慢。

  ⑵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⑶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答非所问了。

  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⑷有时答案可以“从题干和教材原话”中去寻找

  从近年来高考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⑸要注意解题的规范化

  考生解题不规范是参与高考理综评卷的老师时常议论的一个话题。这种失分不是“不会做”,而是“做不好”。具体表现为:文字表达不严谨,专业术语不规范,解题步骤不完整,逻辑推理不严密,计算结果不准确,书写太草,涂抹太多,卷面太脏等。

  高考阅卷老师不会有耐心,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慢慢推敲那些拖沓繁杂,不规范的答案,极有可能直接判它是错答。所以,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科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量简洁。

  ⑹要有“分段得分”的意识——答踩点分

  Ⅱ卷题中往往有一些大综合题,中间有若干互相关联由浅入深的小题。综合题虽然很难,但是解题有一个过程,需要涉及几个知识点,每个小知识点属于易得分。

  每个知识点多多少少占一点分,考生书面答案踩上要考查的点,就给点分,踩得多就多给分。因此,部分理解的题目也要做,能得多少分得多少分。

  ⑺做题要预留弹性时间,避免因超时带来的紧张

  不要把考试时间卡得太紧,每一科计划的时间都应留有5分钟左右的弹性时间,这样可有效地避免因超时而带来的紧张感。

  有了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心情就可以得到舒缓与放松,水平和效果也就能最大限度的正常发挥和体现。

  ⑻答题时要稳扎稳打,力争一次成功

  答卷时要提高成功率。试题做完后要认真检查,在确信万无一失后方可交卷,宁可坚持终考到最后一分钟,也决不做交卷第一人。

  (责任编辑:郭峰)

分享“资深高三教师总结高考理综考试技巧”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