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建国后的经济转型
新中国成立后,拯救陷于瘫痪的经济,成了首要任务。对于经济方面的建设,共产党领导人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呢?
(一)下面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1、计划经济
建立于一五计划末期,是由行政手段调节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
2、市场经济
建立于21世纪初,是由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
影响:两种经济体制各有优缺点。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越来越严重,对经济发展非常不利。所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势在必行。
(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具体过程
1 .理论上: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 )时间:1978 年12 月。
2 )内容:①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 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 做出改革开放决策。
3 )意义:① 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②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 .行动上:经济体制改革
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的核心)
① 背景:长期以来农村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 形成:改革最早从安徽、四川两省开始,允许农村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③ 作用: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平均的弊端,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2 )国有企业改革
① 主要内容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中心环节),实行政企分开。
B .在所有制改革方面,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在分配改革方面,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D . 1992 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国企改革加快了步伐,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② 作用: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改革措施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
(三)结果: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 .背景:邓小平南方谈话
2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最根本的转变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转变。
3 .措施:全面放开粮价;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企业所得税;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推进国企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责任编辑:彭海芝)
分享“高二历史:建国后的经济转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