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如何记忆《南京条约》内容

2016-10-27 21:41:02 来源:爱学啦网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掠夺、瓜分,自此开始, 中国由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以下四项:

  (一)强占香港。把中国香港割让给英国,使得香港成为英国侵略 中国的桥头堡。

  (二)勒所赔款。赔款2100万元;这笔巨款严重地削弱了清政 府的财政收入,而这一费用必然转嫁到广大劳动人民身上,从而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灾难。

  (三)五口通商。将中国沿海城市广洲、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开辟为通商口岸,满足了英国侵略者蓄谋已久的欲望。

  (四)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商定。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即以商品输出为主,掠夺中国原料) 协定关税是近代中国工业不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

  针对教材表述的关于《南京条约》的内容,可以用歌诀记忆法记做:割地赔钱,通商税款,中国无权。

  解析:首先,“中国无权”说明了这个条约是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中国没有任何权利,是被迫接受的;其次,其他两句,每句又包括两条内容,即:“割地指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指赔偿英国2100万元”“通商指开放广洲、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税款指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商定。”这样,先理解条约内容,然后把歌诀记住,内容马上就记住了。

  另外,关于五口通商城市可以记为:广夏福宁上,由南向北望。第一句是五个通商口岸名字第一个字,连起来很容易记住,第二句,指的是通商口岸的顺序,在地图上从南往北依次开放的是这五个城市,这样既记住了内容又使城市名字在地图上的位置深入大脑,使知识记忆长久不忘

  (责任编辑:康彦林)

分享“高一历史:如何记忆《南京条约》内容”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