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堂:主体教学与剖析
引入课题后即令教学活动进入主体阶段,针对教学活动的主体阶段,
做出的安排是:① 学生的主体性阅读;
② 师生间互动性交流;
③ 学生的白主性概括;
④ 教师的总结性阐述.在布置学生的主体性阅读时,
相应的教学行为突出了如下3 个环节.
环节1 :布置阅读任务― (师叙)下面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
环节2 :提出阅读要求― (师叙)阅读过程中要求大家“带着间题读,读出问题来”.
环节3 :留下相关问题― (师叙)阅读过程中请大家思考如下问题(呈现问题).
问题1 :电源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发挥其相应功能的?
问题2 :电源所在的工作环境其主要的矛盾是什么?
问题3 :电源对用电器供电的本质意义应如何理解?
问题4 :电源对用电器供电的相应操作应如何实施?
问题5 :阅读过程中你觉得哪些物理概念比较重要?
问题6 :你觉得影响电源供电能力的因素都有哪些?
问题7 :你能设置一些小标题来梳理本节课内容吗?
问题8 :你能通过阅读提出值得深人探讨的问题吗?
行为剖析3 针对上述教学行为作相应剖析,
应该能够肯定如下几点:第一,针对教学活动的主体阶段做出的安排是合理的、可行的;
第二,所提出的阅读要求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上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三,设计的8 个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第四,呈现的8 个问题其外观整齐,逻辑有序;
第五,针对相关问题的理答准备较好地引领了学习主体的认知过程.
(责任编辑:彭海芝)
分享“物理学堂:主体教学与剖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