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质量分析
命题意图:高二学生的历史学习目标是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次期中考试目的是促进学生基础知识与解题能力的掌握,反思教与学的不足,为下阶段的历史教学及水平考试复习提供依据。
试卷组成和结构:本次试卷分为第Ⅰ卷、第Ⅱ卷,Ⅰ卷的客观题与Ⅱ卷的主观题比例为5:5。题型仍采用单项选择题与综合题两大类;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第Ⅱ卷为综合题有4大题。考试范围:选修四单元一至单元五。
试卷特点:
1、试卷依纲扣本,起正确的导向作用
试卷重视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落实。试题的取材大多是教材的主干知识,教材中的体例结构各部分都有涉及到,如活动、案例、思考、问题研究等。这样,既克服了学生只重视读教材的文本内容,而忽视教材中有关图表、活动、案例、思考或读图思考、问题研究等的习惯;又纠正了学生只重视做配套练习,而忽视对教材知识的整体把握;还唤起了学生重视平时课堂的听课效率,不能等到考试前再来才注重知识的复习。试卷中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试题占到70%以上,学生如果只是凭借死记硬背的方法是很难得分的,只有真正通过理解相关知识之后,才能灵活运用知识。试题中选做题的出现,则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所有这些都对学生的复习起良好的导向作用。
2、整卷知识覆盖面广,结构合理
试卷采用了单项选择题25题的做法,就是为了使考核的知识点涉及面更广些;综合题涉及教学重点及时政热点,比例结构较为合理。这符合高一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3、体现学科特点
历史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次考查的试题充分反映了这一特点。
4、试卷难度较低
根据本校的测试,及格率达98.5%,平均分达82.5分。
二、今后教学或者复习应对措施
1.《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框架和依据,所以要以《考试大纲》为纲要,明确要求并对其细化,统领学科复习。对《考试大纲》所列的“新增”考点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不仅要明确新增了那些考点,还要深思“新增”的原因,要结合社会焦点问题逐一对新增的范围进行全面思考。对于删去的内容也应作深刻的思考。

2.课本是万题之源,一切试题都是书本知识的深化、扩展和推移,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出处和依据精神。所以一定要重视课本,以课本为本,后期复习更应该回归课本拾遗补缺。
3.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求活、求新、求变的命题的指导思想下,近几年的高考题让人无法妄加揣测,惟有抓好基础,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没有坚实的基础知识,一切无从谈起。复习备考中要紧扣考点,全面知识点,明确链接点,从宏观上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因果联系,构建综合化的知识网络,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清楚,因果明确。
(1)把握基本概念。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明确概念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进行有效的推理。概念不清楚产生思维混乱就是必然的。用比较的方法学习概念,求同存异,找出相似概念的异同点。
(2)理解基本关系。注意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即教材文字背后的东西纵向串联;横向串联。
(3)掌握基本观点。掌握基本观点,才可能立场明确,方向正确。
(责任编辑:彭海芝)
分享“高二历史试卷分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