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复习;荒漠化的防治

2016-10-19 14:06:39 来源:学习啦

   一、荒漠化

  1、概念: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2、表现:(1)土地沙漠化;(2)石质荒漠化;(3)次生盐渍化。

  二、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

  1、自然原因:(1)干旱;(2)气候异常;(3)风力作用强;(4)多沙质沉积物;(5)植被稀少。

  2、人为原因(主因):(1)过度樵采;(2)过度放牧;(3)过度开垦;(4)水资源利用不当;(5)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三、荒漠化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1)在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2)在草原牧区减少掘井数量;(3)在干旱内陆区合理调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1)在绿洲外缘封沙育草;(2)在绿洲前沿营造乔、灌防沙林带;(3)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4)在流沙地区设置草方格沙障。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1)宜林则林,宜牧则牧;(2)退耕还林还草;(3)植树种草;(4)保护天然林。

  4、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1)营造薪炭林;(2)兴建沼气池;(3)推广省柴灶。

  5、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彭海芝)

分享“高二地理复习;荒漠化的防治”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