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化学变化的稳定性

2016-10-19 09:31:23 来源:学习啦

   数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物理某些原理中也体现了稳定性,这些我们都很熟悉?可是化学变化里边也有稳定性,这是怎么回事呢?

  (1) 定义:是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它反映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难易程度。

  (2) 分类:稳定性可分为热稳定性、光化学稳定性和氧化还原稳定性等。

  规律总结越不活泼的物质,其化学稳定性越好。

  a .单质的热稳定性与键能的相关规律:一般来说,单质的热稳定性与构成单质的化学键牢固程度正相关;而化学键牢固程度又与键能正相关。

  b .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气态氢化物就越稳定。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渐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弱;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渐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强。

  c .氢氧化物的热稳定性:金属性越强,碱的热稳定性越强(碱性越强,热稳定性越强)o 例如,稳定性NaOH > Al ( OH )3 。

  d.含氧酸的热稳定:绝大多数含氧酸的热稳定险差,受热脱水生成对应的酸酚。

  一般地:① 常温下酸酚是稳定的气态氧化物,则对应的含氧酸往往极不稳定,常温下可自行发生分解。某些含翱骏易受热分侧陇生氧化还原反应,得不到对应的酸。

  如

  4HNO3加热==4NO2+O2+2H2O

  e含氧酸盐的热稳定性:

  ① 酸不稳定,其对应的盐也不稳定;酸较稳定,其对应的盐也较稳定。例如,碳酸盐(K2CO3 Na2CO3)

  ② 同一种酸的盐,热稳定性:正盐>酸式盐>酸。例如,热稳定性:Na2CO3>NaHCO3>H2CO3

  ③ 同一酸根的盐的热稳定性顺序是碱金属盐>过渡金属盐>按盐。

  ④ 同一种元素,其高价含氧酸比低价含氧酸稳定,其相应含氧酸盐的稳定性顺序也如此。

  (责任编辑:彭海芝)

分享“什么是化学变化的稳定性”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