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网,提供查院校、选专业、填志愿,高考择校路线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 : 8:00-20:00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测试单元练习题及答案(5)(2)

2016-09-02 11:54:13 来源:考试吧

  11.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也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以下各项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政权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解析:C 材料指出了这一共和国的基本特点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同时是一个“过渡的形式”,只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最能体现这一特点。

  12.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D.“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解析:C 由材料中的“协助”“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等信息判断,1954年政协已不再是国家临时最高权力机关,而是转变成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组织。

  13.(2013湛江一模)有学者认为,20世纪的某一时期中国“革命成了伪善动力,革命成了作恶外衣”。下列言论中体现“作恶外衣”的是(  )

  A.“打土豪,分田地” B.“造反有理,革命无罪”

  C.“****列强,除军阀” D.“民智未开,即以革命开之”

  解析:B “作恶外衣”意思转换,即是问以下哪一事件对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采用排除法,A项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它调动了农民生产和参军的积极性,C项是国民革命时期的口号,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进行,D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它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故排除A、C、D三项,而B项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口号,其提倡以阶级斗争为纲,给社会带来了深重灾难。

  14.(2013茂名二模)1977年10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一文,强调要敢于冲破阻力,****“四人帮”一伙对干部审查中的不实之词和所作的错误结论。该文发表的直接目的是(  )

  A.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B.为平反冤假错案作舆论准备

  C.为健全民主法制建设大力疾呼

  D.为改革开放造势

  解析:B 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四人帮’一伙对干部审查中的不实之词和所作的错误结论”,可知是要对原来的冤假错案进行纠正。故B正确。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基础的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故A错误。C、D两项表述与材料信息不符。

  15.(2013南昌一模)1978年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同时把原宪法条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修订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次修宪(  )

  A.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B.表明宪政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C.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D.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解析:B 材料时间为“1978年春”此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由材料信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可知1978年修宪仍然继续了“左”倾错误,A项错误。但也有进步,如修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因此这次修宪反映了民主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前进。故B正确。C项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D项是在1999年。

  16.(2013长沙一模)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这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  )

  A.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B.保障人民政治权利

  C.保障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利

  D.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解析:D 题干一再强调“人民主体地位”,其目的是“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说明我国民主政治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D项正确;A、B、C三项题干都有涉及,但不符合题干“根本目的”之要求。

  17.俞可平论中国式民主政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意识形态方面产生了新思想观念如“以人为本”、****、法治、公民社会、和谐社会等。新的思想观念引发了政治上的变迁,主要表现为(  )

  ①依法治国,并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②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治透明度 ③建立服务政府,改善公共服务质量 ④实行听证制度和协商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A 题干要求回答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建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正确,②③④在教材中没有明确表述,但都是新思想在政治上的反映,因此②③④也正确。

  18.古希腊被誉为“民主政治的摇篮”,其民主政治的发展对近现代中西方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官员就选举产生方式而言,与古希腊雅典官员(军事指挥官除外)的产生方式形式上有相似之处的是(  )

  A.美国总统 B.法国参议院议员

  C.中国全国人大代表 D.中国农村村委会主任

  解析:D 古代雅典官吏的产生方式是直接选举,A、B、C三项的产生方式都是间接选举产生,只有D项的选举属于直接选举,与古代雅典官吏产生方式相似。

  19.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说明了“一国两制”(  )

  A.构想正式提出 B.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

  C.有了法律依据 D.构想得到了成功实践

  解析: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将“一国两制”写入宪法,说明“一国两制”有了法律依据。

  20.(2012年天津文综,6)“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首先根据“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判断材料所指事件是我国澳门的回归;其次分析备选项,A项“一国两制”只是回归的具体方针,B项“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达成的关于台湾问题的认识,C项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是建立在国力强大的基础之上的,排除A、B、C三项。

  (责任编辑:卢雁明)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
  • 意向专业:
  • 学生姓名: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您的问题:
  • 《隐私保障》

高考低分择校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