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网,提供查院校、选专业、填志愿,高考择校路线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 : 8:00-20:00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测试单元练习题及答案(2)(2)

2016-08-30 08:29:45 来源:考试吧

  11.《欧洲文化史》认为:“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

  A.英国国王拥有行政权

  B.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掌权

  D.当时的英国由封建贵族统治

  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A项错误;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取得胜利,C、D两项说法错误;1830年,只有不到10%的成年男性拥有选举权,B项正确。

  12.(2014云南联考)英国学者指出:1689年至1716年是国王和下院“确定关系”的时期;1716年至1783年是两者关系保持“均衡”的年代;而在1784年至1832年,两者之间的“均衡”关系遭到破坏。对材料中观点的理解,准确的是(  )

  A.国王在18世纪初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18世纪国王和下院在治国权力方面势均力敌

  C.议会改革打破了国王和下院的权力均衡关系

  D.国王和下院的权力关系经历了曲折的演变过程

  解析:D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仍然掌握着行政权,在17、18世纪的时候,下院始终受上院控制,而上院又是由世袭贵族组成。所以整个国家权力中心不在下院。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推动议会制改革才逐渐实现权力中心的转移。期间内阁也经历了由对国王负责转为对议会负责。题干正是在强调权力关系的曲折演变。所以选D项。

  13.梁启超曾在1901年写道:“欧洲各国自二百年以来,皆过渡时代也。”他还认为,英国在“过渡时代”的特点是“顺流而渡”。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说明英国“顺流而渡”的是(  )

  A.宪章运动的兴起 B.1832年议会改革

  C.“光荣革命”的爆发 D.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解析:C “光荣革命”的爆发,国家主权由****君主转移到议会手中,这是根本性变革,不是“顺流而渡”。1689年君主立宪制确立后进一步完善,因此有了1832年议会改革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工人为了争取政治权利,宪章运动兴起。

  14.(2014黄山质检)“美利坚生来便包罗万象……合众国全境土质不一,气候参差,可说国中有国;因而任何事情,若只定一条法则,都不足概括全局。”美国1787年宪法中与此种特点相适应的原则是(  )

  A.联邦制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C.民主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

  解析:A 本题考查美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由“国中有国”可知,这应为地方上保持一定独立性的联邦制,故选A。其他三项均与此信息无关,故排除。

  15.(2014蚌埠检测)“在开国者的设计下,总统与国会很自然地对内政外交进行了分工,在外交事务方面,总统的权力比国会大,但在一项国内政策上,总统的权力就小了许多。在大多数时间里,双方都保持着心照不宣的默契和权力平衡,任何打破平衡的一方都将受到另一方的坚决抵抗。”这种“设计”体现了哪国政体的施政原则(  )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C.美利坚合众国 D.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解析:C 由材料中的总统和国会之间相互制约可以看出,该国政治体制在开国者的设计下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这与美国政体特点相符。

  16.(2013保定检测)美国1787年宪法第3条第3款规定:“国会有权宣布对于叛国罪的惩处,但叛国罪犯公民权的剥夺,不得影响其继承人的权益,除剥夺公民权利终身者外,不得包括没收财产。”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A.美国国会拥有立法权和执法权

  B.宪法不注意维护公民的人身权利

  C.美国公民的财产权可因叛国罪而被没收

  D.宪法内容体现了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

  解析:D 材料认为即使犯重罪,私有财产仍不可剥夺,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蕴含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思想原则。

  17.(2014皖北协作区联考)1884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共和国总统”。该条款反映了(  )

  A.法国民主共和制度的脆弱性

  B.共和派的政治侥幸心理

  C.资产阶级革命任务的艰巨性

  D.君主派复辟活动的猖狂

  解析:A 根据时间判断,此时的法国已经确立了共和政体。而1884年的宪法修正案强调了“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共和国总统”,其目的是从法津上阻断保守派复辟的道路,也从侧面反映了此时法国民主共和制度的脆弱性。

  18.(2013岳阳二模)根据1871年开始生效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文本,这个新的民族国家称为“德意志联邦”,其最高首脑为“联邦主席”。直到威廉一世加冕时,人们才从发布的皇帝宣言中得知,“联邦主席”改成了“德意志皇帝”。原来,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被称为“德国皇帝”,这一要求遭到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最后威廉一世接受了“德意志皇帝”称号。上述材料表明(  )

  A.德意志帝国不适合建立联邦制

  B.德意志帝国仍是封建****政体

  C.德意志帝国分裂割据局面仍没有消除

  D.德意志帝国存在集权与分权之争

  解析:D 根据所学史实德皇与巴伐利亚等王国的矛盾,属于国家统一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故选D。

  19.(2013安阳二模)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西方人讲政治,一定先讲主权。他们的政治思想很多建立在主权观念上。”这里的“主权观念”是指(  )

  A.国家的政治权力 B.国土管辖的权力

  C.民众的自主权力 D.管理国家的权力

  解析:C 本题易误理解如领土、领空等国家主权,这是主权在对外关系上的含义。国内政治的主权,民主思想一般认为主权在民,****君主一般认为君权神授,这里的“主权观念”实际是主权在民的观念,C项正确。

  20.(2013孝感模拟)下图是某校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整理的材料,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点是(  )

  材料 (1)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生效

  (2)1789年美国宪法正式颁布

  (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4)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 A.欧洲近代民主共和制 B.欧美近代君主立宪制

  C.西方近代民主代议制 D.资本主义联邦议会制

  解析:C 材料中的国家既有共和制(美国、法国),又有君主立宪制(英国、德国);既有联邦制(美国、德国),又有单一制(英国、法国),四个国家主要的共同点是近代民主代议制。

  (责任编辑:卢雁明)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
  • 意向专业:
  • 学生姓名: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您的问题:
  • 《隐私保障》

高考低分择校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