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详细解读院校录取方式和报考对策
在高考录取过程中只有完成了专业录取,考生才算正式被录取,否则就会被退档。因此,了解高校的专业录取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高考录取中,省招办按提档比例把考生档案投给高校后,录取并没有结束。可以说,高校招办的录取工作这时才刚刚开始。高校招办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要为考生分配专业,即专业录取。只有完成了专业录取,考生才算正式被录取,否则就会被退档。因此,了解高校的专业录取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要明确的是,高校专业录取的主要依据是考生高考成绩和所填报的专业志愿,同时还要参考体检情况、单科成绩、政治思想表现等一系列因素。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对进档考生进行专业分配一般有三种方式:专业优先(即专业清)、分数优先(即分数清)、专业级差。下面我分别就这三种方式做详细介绍,并针对每种方式给出相应的报考对策。
1、专业志愿优先(专业清)方式
具体做法是,首先将考生按所报专业分类,在各专业中按成绩排队,超过专业计划数的考生过滤出来。志愿专业处理完后,将所有未定专业的考生按其第二志愿专业分类,并将第二志愿专业考生在各专业中按成绩排队,将超过计划数的考生过滤出来。(注意,只有专业未录满的专业,才参加第二专业的录取。)以此类推,直至处理完所有专业。最后,将服从专业调剂且还未确定专业的考生按成绩由高到低调剂到有缺额的专业中。如果考生所报专业志愿都不能录取,且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会被退档。
报考对策:这种方式,可以类比院校志愿中的顺序志愿模式。在这种方式下,如果某一专业报考人数较多,在专业志愿录取时就录满计划,那么就不考虑将该专业填在第二(及其他)专业志愿的考生。因此,如果考生报考的院校实行这种方式,那么专业就特别重要,一定要选择比较有把握且自己喜欢的专业。第二专业的重要性次之,其他专业类推。各专业之间要拉开合理的梯度。实行这种方式录取的院校较少如西南政法大学等。
2分数优先录取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类比于院校志愿中的平行志愿模式。所有考生按成绩排队,所有专业同时录取。这种方式,总是照顾高分考生,名考生未安排专业前不考虑第二名考生。因此,对名考生,看其专业,如其专业还有计划,则将其安排在该专业,如该专业计划已满,则看其下一个专业,直至处理完该考生的所有专业志愿。如果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录取,再看其是否服从调剂。
报考对策:在分数优先方式下,保护的是高分考生利益,被退档的总是低分考生。在这种方式下,考生可以采取“专业冲一冲,第二专业保一保,第三专业稳一稳,还有机会垫一垫”的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同一名考生来说,在专业录取时,会按照专业、第二专业、第三专业……的顺序来进行,也就是说,如果考生把录取分数低的专业报在前面,分数高的专业报在后面,即使成绩达到了高分专业的录取分数,但也非常可能被报在前面的低分专业录取。该方式录取院校较多如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
3专业级差方式
(1)分数优先+专业级差;这种方式下所有考生按成绩排队,所有专业同时录取。首先,对队列中名考生考察其专业。如其专业还有计划则将该考生录取到该专业,完成对该考生的处理并开始录取队列中下一名考生;如其专业计划已经满额,则将该考生成绩减去预先设置的相应级差并将其插入考生队列的相应位置,完成对该考生的处理并取队列中下一名考生。以此类推,直至考生专业志愿均已处理完。如果这时仍有考生没有安排专业,则视其是否服从调剂,将其调剂到还有计划余额的专业中去;如果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则退档。
(2)专业优先+专业级差;此方式在上面提到的专业志愿优先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被一志愿专业录取的前提下,减去相应的级差分按其第二志愿专业分类,并将第二志愿专业考生在各专业中按成绩排队,将超过计划数的考生过滤出来。以此类推,直至处理完所有专业。最后,将服从专业调剂且还未确定专业的考生按成绩由高到低调剂到有缺额的专业中。如果考生所报专业志愿都不能录取,且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会被退档。
小编提醒:1.有些省市在专科(高职)批次实行“专业+学校”的录取模式,与本文所说的情况不一致。
(责任编辑:孙龙)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