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六大骗术需警惕

2016-07-12 09:25:23 来源:新华社

  年年高考期间总有一些骗子行不法之事,去骗取一些高考不理些的学生和家长,说能用自己的关系帮助孩子报考到一个好的高校,而往往不理智的家长未来孩子的未来而上当受骗,那么今天育路网小编就根据走访部分学校、学生家长及司法机关了解到,从法院审理的典型个案,来给大家盘点一下当前高招骗术主要有六大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是谎称自己认识某某高官,可以通过内部指标进入高校;

  二是冒充高校招生人员,明示或暗示可帮考生上大学;

  三是以定向、委培之名,向考生许诺可以交钱降分录取;

  四是混淆自考、成人高考、普通高校招生的区别,蒙骗考生;

  五是谎称与学校领导和招办人员有特殊关系,可占用外省指标,可特招特批;

  六是许诺考生直接把档案交给他们,再交几万元手续费即可顺利入学。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涉高招录取犯罪手段日益变化,从数据交易买卖到信息传播、业务推广已非常完善。在这条“黑色产业链”上,用户信息泄露可视为高考诈骗的源头,不法人员通过各种手段收集到考生和家长的个人信息,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实施诈骗行为。

  每年进入7月,全市两级法院审理的招生诈骗案就明显增多。从行骗伎俩看,骗子往往采取“步步为营”的方式,分多次骗取钱财,得手后便人间蒸发。

  辽宁省委党校教授周维强表示,利用高招录取行骗的人成为群体,是伴随高考招生中某些腐败现象产生的社会怪胎,暴露出相应监管的缺失。

  (责任编辑:孙龙)

分享“高考中六大骗术需警惕”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