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志愿填报:平行志愿的位次定位法(2)
需考虑的因素:
1.当地当年有无大的事件变动,如:由估分填报志愿改为知分填报志愿等
2.所报学校近几年有无大的事件变动,如:200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生的招生丑闻对2005年招生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使其在各省市的投档线跌到了谷低。这里面固然有前期冲高、2005年向下回归的作用,但是因招生丑闻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是不可否认的。
3.当年考生的考分分布状况:如果录取分数线的预测分数超出省重点线50分,而通过了解发现考分超出重点线50分左右的考生比以往密集,则对该校的录取分数影响是上升若干分(需根据分布状况分析出影响力度),反之则下降若干分。
4.学校当年招生计划的增减:如果当年的招生计划减少,那么此因素对学校录取分数的影响是上升若干分(需根据分布状况分析出影响力度)反之则下降若干分或基本不变。
5.当年学校招生工作及宣传力度:如2009年北京邮电大学通过媒体进行较大力度的宣传攻势,使2009年录取分数较大幅度上升,创下历史新高。
6.考生当年的预报考情况:有些院校招生人数不多,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考生报考都可能会改变其录取分数。院校一般可根据考生咨询、自荐情况、和挂钩重点中学情况对考生预报考情况做出推测,考生和家长可通过咨询该院校的招生老师来获知推测预报考情况。
7.学校有无合并、更名,还要兼顾学生择校时的地域心理。比如青岛大学地处青岛,合并更名后在山东省的录取分数连续几年攀升,以理工类在山东省录取位次变化为例:2014年比2013年录取位次上升了2000多个位次,这2000多个位次从分数来看考生之间有4-5分的差距。
在参考学校录取分数时,还要了解有无以下几种特殊情况:
(1)如果某年某院校录取分数线受到临时增加招生计划的影响而下降,在分析时招生计划人数应该以增加后的人数为参考依据。
(2)如果某院校某年在某省计划录取50人,有49人在600分以上,只有第50名是580分(即出现了断档),那么在分析时应以600分为录取分数更准确些。
在报专业时,参考往年录取位次同时,还要考虑某专业当年的热度是否可能增加或下降。如可能热度上升就要加上一定的分数留出余量,如果热度可能下降就要减去相应分数。报专业时如果所报专业录取人数少,要参考该专业的往年录取最低分,而不是平均分。比如某专业往年只录取2--3人,如果看平均分是不合适的,笔者认为参考往年的录取最低分更科学。
预测院校录取位次,没有固定的模式,更没有公式,因为每个高校的实际情况都不同,而且每年的情况也不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责任编辑:卢雁明)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