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网,提供查院校、选专业、填志愿,高考择校路线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 : 8:00-20:00

09年高考语文知识点分类解说

2008-11-28 09:50:37 来源:
内容预览:
高考语文知识点分类解说
高考试卷共七大题,150分。顺序依次是:一、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6分),二、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6分),3 文言文阅读(9分),四、文化经典著作阅读(10分),古诗鉴赏(6分),名句名篇默写(6分),文学名著阅读(10分),五、现代文学作品阅读(17分),六、表达应用(10分)。七、作文(70分)(2008年或有微调)
以下分类解说。
一、社科文阅读(试卷的第一、二大题。)
1.考点。
(1)理解重要词语(概念)的含义。
(2)理解并解释重要的句子。
(3)筛选并提取信息。
(4)归纳内容要点。
(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6)根据文章内容、观点作合理的推断。
2.阅读方法。
第一遍: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争取完全读懂,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个别语句不能够读懂,一般往下看到一个语义陈述完,就应该停止,回到不懂的地方,结合此处的前后语句,读懂后继续读下去,这样反复,读到最后。读完这一遍,要基本理解文章的内容。也许有同学认为这样阅读会浪费时间,其实是为后面作题节省了时间。如果第一遍不读懂,在作题的过程中,你会花更多的时间。  
  第二遍:阅读题干和选项,要一字一句数着读,找出考查的信息和设置题目的角度。然后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有重点地阅读全文,划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  
  第三遍:把选项和与选项有关的信息结合起来,仔细比较,每个题目中设置的干扰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在确定选择一个选项过程,就是排除其它三个选项的过程,一定要找出排除的依据,才能做到做题准确。
    3.制题方式。了解以下制题方式,考试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应对自如。
⑴无中生有。
指题中故意加进了些原文中没有的内容,以迷惑考生。如选项的表述是: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进行分片调查的次数。而原文的表达为:对北半球的全部区域分别进行了三次和两次调查。原文中没有涉及到“分片”,“分片”一词就是无中生有。再如选项的表述是:美国某些科学家对肠神经的位置和功能提出了新的见解。检索原文可知,原文“肠脑位于食管、胃脏、小肠与结肠内组织的鞘中,含有神经细胞、神经传递质、蛋白质和复杂的环形线路。”一句,只说明了位置,而没有说明“功能”。“功能”一词就是拟题人故意插入以迷惑考生的。
⑵歪曲文意
指错误选项往往故意编造一些曲解文意的内容以迷惑考生的方式。如选项的表述是:增产并不是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目的,提高抗病毒能力是研究者最感兴趣的。而原文对这个问题的表述是:试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以外,还在于提高这些品种的抗病毒能力。选项的表述是显然曲解了原文内容
⑶改变性质
指错误选项故意把事物的属性、时态等说错,或者把可能性说成必然性,把假设说成事实或者相反以迷惑干扰考生的方式。如选项说“应激素作用于肠脑引起肠神经系统化学物质的改变”。原文在第三自然段集中说明这个问题,基本的表述是“冲击胃脏发生痉挛”“影响血清素分泌量”“导致腹泻”“吞咽困难”“改变神经功能”“导致胃灼热”。原文的这些说法其实都是“物理变化”,a选项说成是“化学物质的改变”,是故意说错了性质。再如选项是“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目前所有品种都得到推广种植。”从原文的相关内容看,只是其中一部分品种得到推广种植。又如选项“对‘肠脑中几乎能够找到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理解正确的一项”,d项说“肠脑中所有的物质与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物质几乎相同。”题干中说“几乎能找到”,故不能说“所有的物质”。
(4)偷换概念
指错误选项把文中的某个重要概念用另一个概念偷换,以此迷惑考生。如选项是“能够产生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其中“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就是偷换概念,原文的表述是“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又如选项是“比较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进化。”这句话中,“更宽的范围”就属于偷换概念,原文的表述是“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性上”。
(5)强加因果
是指错误选项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有因果关系的,有的选项则把因果关系颠倒了。如选项是“新害虫的出现与能抗虫害作物分泌的‘雾剂’污染环境有关。”从原文看,“新害虫的出现”和“抗虫害作物分泌的‘雾剂’”同属于基因作物对环境的危险,二者是并列关系而非因果关系。再如选项是“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东印度公司因把鸦片大量销售给印度农民而一度岌岌可危。”阅读原文可知,东印度公司一度岌岌可危的原因是“经营不善”。又如选项是“当心脏收缩时,钙离子就流进心脏细胞;当心脏舒张时,钙离子就从心脏细胞中排出。”而原文的表述是“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的细胞时,就引起心脏收缩;当钙离子随即排出细胞时,心脏又开始舒张。”恰恰颠倒了事物的因果。
4.解题方法例说。(此题中包括一些主观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习题。
目前伦理学应承担的任务
  ①如果说道德产生于人们解决冲突、追求和谐与完善的努力,那么伦理学则要对道德现象本身寻根究底,启迪人们要在理性自觉中把握自己及其创造物,掌握和遵循那些得以把人确立为人,并引导人去发展自身高级属性的生活原则。在这个意义上不妨说,伦理学承担着为人们应对生活挑战提供敄理性启迪敋的任务。
  ②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在我国现阶段,人们不仅开始面临一些发达国家工业文明时期出现的普遍性问题,还经历着转型期的阵痛带来的特殊问题。现今在尚未规范化的市场经济刺激下爆发而出的“原欲”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剧烈震荡。而这些年出现的把市场观念套用于社会生活一切方面的倾向又使崇拜实用性,贬低精神道德因素的实利主义到处弥漫。由此造成的社会氛围诱使越来越多的人以全部生命力扑向外在之物。人们在忙于实利,忙于物质追求时,往往逃避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③然而目前我国伦理学未能基于生活实践,基于人变化着的生存发展需要承担起探寻新的真实有效的道德尺度的任务。当此转型之际,面对万花筒般瞬息变化、扑朔迷离的社会现象和令人应接不暇的时潮,一些伦理学研究者缺乏准备但又不甘寂寞,急急忙忙为一个个常常相互冲突的现象或时潮作合理化甚至道德化论证。例如,经济活动中的腐败现象曾被解释为经济发展的必要代价;又如,把色与钱的交易吹捧成契约精神的表现。这对于瓦解人的基本价值,模糊道德的普遍法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④要走出困境,伦理学首先得回到人这个基点上,只有通过对人及其需要的深入研究才能获得可靠出发点;只有贴近生活才能获得关于人的生存状态和道德现状的真切认识,从而为人们在生活洪流中接受挑战提供有益的理性启示。其次,伦理学要维护人类通过千百年探寻而确立起来的道德公理。因为,诸如“不把人当手段”,“于已有利必须于人无害”以及“共同体的任何人都不应对其他成员的命运漠不关心”这样一些道德公理乃是人类生活规律的体现,它们提供给了人观察世界、评判行为的普遍有效的尺度,为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文明交往奠定了基础。
  ⑤总之,目前伦理学应当在深入认识社会道德现象的基础上,探索新的道德尺度,并区分既有道德的合理因素与不合理因素,有普遍恒久价值的内容和因时因地而变化的相对性因素,提供有说服力的论证,把公理的严肃性和不可违背性重新摆在人们面前,克服偏离公理立场而导致的道德判断上的倒退。
  1、选出本文结构图示正确的一项
  a、┌②③ b、 ┌②→③ c、   ┌②   d、  ┌②┐
   ①│     ①│④     ┌①│      ①→│↓│→④⑤
    └④⑤    └⑤     │ └③       └③┘
                 └④-⑤
  2、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不超过40字)。
  3、第一段中的“理性启迪”是指(用本段中原话回答)
  4、联系下文看,第二段中的“原欲”是指(选出正确的一项):
  a、崇拜实用性。                        b、贬低精神道德因素的实利主义。
  c、以全部生命力扑向外在之物。          d、逃避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5、联系全文看,与最后一段中“有普遍恒久价值的内容”和“因时因地而变化的相对性因素”这两个概念意思一致的判断分别有(选出正确的一项):
  a、新的真实有效的道德尺度;经济活动中的腐败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必要代价。
  b、既有道德的合理因素;既有道德的不合理因素。
  c、传统的道德公理;新的真实有效的道德尺度。
  d、传统道德的合理因素;传统道德中需要改造提升的因素。
  解题思路及答案:

  (责任编辑:卢雁明)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
  • 意向专业:
  • 学生姓名: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您的问题:
  • 《隐私保障》

高考低分择校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