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语文练习题及答案(7)(2)
3.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天水郡太守)马遵正欲起兵,忽一人自外而入曰:“太守中诸葛亮之计矣!”众视之,乃天水郡人也,姓姜名维,字伯约。……孔明惊问曰:“此是何人,识吾玄机?”
“诸葛亮之计”是什么?此后孔明是如何使姜维归降的?请简述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老人家急的抱怨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这口气。”
“两个冤家”(宝黛二人)因何事而“闹”?他们是怎么“闹”的?请简述相关情节。
答第( )题:答案 (1)第一问:骗太守马遵出城,乘虚夺取天水。
第二问:(情节要点)①佯攻翼城(姜维母亲所住之城),逼姜维去保翼城;②传递姜维降蜀的假消息,派人假扮姜维攻城;③魏军认为他已降蜀叛国,姜维走投无路,只好投降。
(2)第一问:黛玉以“好姻缘”奚落宝玉。
第二问:(情节要点)①宝玉赌气摔玉;②黛玉大哭大吐,剪断穿玉的穗子;③薛蟠生日,二人都不去看戏。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4.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子曰:“君子贞①而不谅②。”(《论语·卫灵公》)
②孟子曰:“君子不亮③,恶乎执④?”(《孟子·告子下》)
注 ①贞:大信。②谅:诚信,此处指小信。③亮:同“谅”,诚信。④执:有操守。
(1)请概括孔子和孟子主张的共同点。(2分)
答:(2)孔子和孟子的主张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答:答案 (1)君子要有诚信。
(2)①孔子把诚信分为大信和小信,主张君子在原则上要讲求大信,而不要拘泥于小信。②孟子则把诚信视为君子的底线,不可违背,认为君子不讲诚信,就谈不上有操守。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君子讲大信,却不讲小信。”
②孟子说:“君子不讲诚信,如何能有操守?”
(责任编辑:卢雁明)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