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50天:怎样提分最靠谱?(2)

2015-04-20 09:55:45 来源:网络

 

  数学:数学是让很多同学饮恨的学科。因为数学一旦形成差距,分数拉开的很大,很多同学复习的时候往往注重公式、定理、推论的记背,这是不够的。数学要想掌握全部的知识点,必须学会理解。即复习课本时,把主要精力放在公式是如何来的,怎么推导的,用来解决数学什么问题的。这样的思维去过一次课本,才能把知识朝着应用方向转化。

  语文:语文的复习更加简单,放开考试说明,要求背的背,然后就是古文考查的虚实词。

  物理:参照数学的复习思想方式,重点放在公式的物理意义(即用公式描述什么物理现象,解决物理什么问题)。物理公式相对不多,记忆量并不大,但是物理实验尤其是步骤、实验对象、实验目的一定要分清记清。

  化学:元素周期表一定要同主族、同周期的进行比较,抓住其规律。牢记常用化学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最外电子层个数及分布规律)。有机部分主抓官能团。实验一定要区分清楚特殊现象(气体、沉淀、气味、颜色)。

  生物:由于生物考题多衍生扩展,如果全部记忆的话记忆量过大,我们抓重点理解章节内容即可。大家只需做到这一章节大概描述什么内容,记住一些常用的专有名词的大体意思即可。但是生物状态变化的起点、中点、突变点、终点一定要牢记,生物实验部分的物理现象要分清。

  史地政:关于文综放在一起说了。文综的记忆量相对而言特别大,不像物理化学生物以理解为主。那么记忆时也有一定的诀窍。文综按照考试评分标准来说,并不要求大家源源本本的默写课本上的知识点,只要表述清楚,意思不偏离即可。那么除了政治中非常特殊的名词解释之外,其他的内容只要掌握条框,熟悉大意,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述即可。因此在记忆的时候,由于不需要特别精确的记忆,能大幅缩小记忆量。类似历史、地理可以按时间表、地域区域来综合整理,形成有序的记忆体系。在高考中,文史类的考题偏向材料分析,因此自己的表述能力很重要,精确的记忆反而放在次要。

  2.要学会利用题目信息做题

  作为一个考生,很多同学并没有意识到“考生”和“学生”的区别。大家做题时会发现,很多试题你回忆课本知识点找不到答案。考试时题型一换就面目全非,平时的经验无法套用。玖久高考专家告诉你:这是因为高考命题的方式,已经根据《考试说明》进行转变了。以往纯考查知识点的方式渐渐变成考查能力方面转化。因此我们要想提高分数,必须把自己定位在“考生”的位置上。

  在做题的时候,要充分利用题目信息去处理问题,而不是套用知识点。面对当今的高考,整理知识点式,不断重复式的复习效率已经不高,意义不大。因为题型的新颖性和灵活性,需要同学们处理的是,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点应用,而是如何利用题目的提示信息。也就是解题的入手点和关键点。

  这要如何训练呢?其实并不难做题时,无论是具体数字、题目列出的式子、重点描述或解说部分,往往都是解题的出发点和关键点。而每个高三生,都具有一定的思维和辨析能力,只要整个思维从“死记硬背”转变成“无招胜有招”,什么都从题目意思出发,即可在短期内获得极大的提升。

  当你做到解答任何题时,都能通过题目所给的信息来解答,你还会犯错丢分吗?

  (责任编辑:卢雁明)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分享“高考倒计时50天:怎样提分最靠谱?”到:

58.4K

网站地图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