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寻找高考冲刺阶段涨分的突破点(2)

2015-04-16 09:11:28 来源:搜狐教育

 

  二是试题反映的学科能力。是提取信息,还是发现问题,还是对比分析,还是阐释问题。每一道试题在解题过程中都有一套严格解题思路。即使是简单的提取信息试题,做题也有整合试题信息(材料的分段分层),分析材料逻辑,用自己的学科术语表达三个阶段。比如海淀一模林则徐的海权思想,典型的提取信息试题。可是照抄原文肯定不得分。答题没有学科术语也到不到高分。如何应对这样的试题?大家一定要找到方法。首先给了两段材料,林则徐的海权思想一定不会低于两层含义,第一段材料也给了两段,中间有一个简明的信息就是“林则徐认为”。材料引用林则徐的话,用“林则徐认为”隔开了肯定是两层意思。这个做题思路是下一次考试必须归纳出来的。这样的快速阅读其实就是高考需要的提取信息的能力。如果你熟悉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一定知道“从边疆危机到民族危机”这样的表述,所以借鉴过来林则徐认为中国出现了海权危机。这时的答案已经和阅卷要求吻合了。这一一次体会学科能力的过程。每一道试题我们都去体会学科能力是怎样考察的,高考就一定能提分。

  试题分析的第三个要做的看看问题考察我们怎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时问题材料很长,但是有效信息的标志是很清楚的,其实不用花费你很多的时间。这是你的心情是否很愉悦呢?我经常看到许多学生一看到大段的材料先紧锁双眉,其实这正是你能快速超越别人的时候呀,你应该庆幸才对。语文学科的现代文阅读,材料会很长,但是当你带着题目中的问题去阅读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阅读的关键信息就几句话。这不是应试技巧,就是心态。

  最后试题分析还要看看试题是否体现了时代特点有没有反应高考的热点问题。2015年时中国经济改革深入推进的一年,是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年,“一路一带”“亚投行”都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热点问题。看看模拟试题我是是怎样呈现热点的。海淀一模的历史试题考到了京张铁路的修建的历史意义。其实就是对现在的“一路一带”热点的回应。历史学科不直接考察社会热点,但是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识之处。长城、大运河、京张铁路、驰道、丝绸之路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是大型的公共工程,他们背后承担的只能都是惊人的相似。学会举一反三的学习是冲刺阶段成绩提高的重要法宝。

  我们通过对经典试题的分析关键是要迅速明确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清楚自己的解题思路,明确学科思维的特性,这就是冲刺阶段成绩能够提升突破的关键。

  (责任编辑:卢雁明)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分享“怎样寻找高考冲刺阶段涨分的突破点”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