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20大变化盘点(3)
11 自主招生笔试科目将不超两门
2014年12月,教育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2015年起,自主招生高校如需笔试,考试科目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
12 高中体测成绩低于50分将影响高考
2014年5月,教育部发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规范性文件。其中指出,教育部将把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其中包括学生的体质达标测试、体育锻炼和体育特长等情况。同时,体育课也将作为必修课,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中。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高等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或者升学的重要依据。
13 2020年新高考成绩“3科+综合”
2014年12月,教育部公布《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共计14门需全面考核,另外,学生可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实现“一考两用”。
14 2020年3门选考成绩分为五个等级
教育部公布《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学生可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实现“一考两用”,并与语数外3门科目组成“新高考成绩”,为高校录取提供“两依据”。
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一般分为五个等级,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原则上各省(区、市)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0%,D、E等级共25%。E等级为不合格,具体比例由各省(区、市)根据基本教学质量要求和命题情况等确定。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15 课业标准就是考试大纲
2014年12月,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谈松华透露,今后,高中的课业标准将是考试大纲。高考考试科目、内容、考试方法将采取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分开。
(责任编辑:卢雁明)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