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热门专业遭“毁三观” 只因就业难

2014-05-23 11:33: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事情,也是影响高校及开设专业口碑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每年毕业生都达数百万,造成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就业难,导致了很多高考热门专业遭吐槽,被称“毁人”专业,其中医学、新闻类专业上榜。

  现在的高校毕业生同企业招聘出现了一个两极分化的现象:多数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好多企业高薪难聘合适人才。“就业难”与“用工荒”的并存,凸显着谋求经济转型的中国正经历结构性的就业矛盾。这与很多大学的课程设置与现实社会需求脱节导致的,大学如何对接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大学生,拷问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近年来,很多高校为了扩招,办一些家长喜欢、学生青睐的热门专业,但是这些专业空有虚名,学生很难掌握到应对社会竞争的能力。

  此外,熊丙奇还指出,“目前整个教育管理体系‘宽进宽出’,高校对人才培养没有提出严格要求,毕业生只有大学生身份、没有大学生水平,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而医学、新闻类专业都是对专业知识要求很严格的高考专业,所以想要这两个专业的毕业生好找工作,首先就是毕业生自身能力过硬。但是很多开设此类专业的大学并不具备让学生实训、实习的能力,这就导致众多学生空有一脑子理论知识,却不能有效去运用,那么毕业时就业肯定难了。由于工作压力大、安全系数低,医学成为被吐槽次数最多的专业。这也和现在的很多人的认识有关,还有就是总是出现的医疗事件也让人们对医学专业产生误解。

  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脱节,很多相关专家也分析了现在的这种现象,很多专家呼吁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目前高校专业、学科设置没有足够的自主空间,老师给学生开设什么样的课程、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模式,都受到行政的干扰。所以,只有有了办学自主权,高校才能应对社会不断变化的形势。”

  事实上,近年来高等教育质量下降已饱受社会诟病。熊丙奇表示,“目前高校多强调教师的论文、课题、经费,导致了教师不重视人才培养,师生双方共同应付课堂等现象。”

  在熊丙奇看来,大学生依靠自身努力提高个人能力也很重要。除此之外,他还呼吁学校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很多学生直至高考志愿填报时都还不知道该选什么学校和专业,这凸显了中国教育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不足。学校必须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告诉学生应该如何适应大学生活,该给大学生活定下什么样的目标,该怎么样在学习中完善自我。”熊丙奇说。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一时半会解决不了,那么在校大学生就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去努力学习,即使没有掌握真实的实际动手能力,但是过硬的理论知识也是企业的敲门砖,所以我们在面对就业难问题上,先从自身考虑吧。

    更多专业请点击高校招生网

  (责任编辑:商兴龙)

分享“高考热门专业遭“毁三观” 只因就业难”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