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1/8高考生为复读生 名校情结是复读催化剂(2)
“特种兵”故事
内心的强大让他最终走向了胜利
来自常德21岁的罗天(化名)2013年高考成功被清华大学工程物理专业录取,可令人未想到的是罗天之前已在名校读了2年的大学。
早在2009年,17岁的罗天参加了第一次高考,最后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但专业是被学校调剂的。他认为自己并没有发挥正常水平,就回到原来的学校复读。在2010年高考中,罗天以总分649分的高分被南京大学软件专业录取。但在大学读了两年后,罗天发现自己对软件专业实在不感兴趣,两年内差不多每学期都挂了一门专业课,研究湖南高考形势后,罗天毅然决定复读。
罗天说,做出这样的决定内心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在我看来勇气分两种,一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还有一种是明知道前面的路是多么的艰难还是毅然选择前进的勇气,我觉得后者这种理性的勇气是更值得称赞的。”
【成功秘诀】复读的日子其实也是一个长久坚持的过程,要耐得住孤苦寂寞。让自己内心趋于平静、淡然,不要太计较得失。强大的内心是复读这条崎岖道路上制胜的法宝。
巨大压力是他复读路上的绊脚石
黄伟(化名)说自己就是在心态上栽了个大跟头。来自湖南常德的黄伟2013年高考理科461分,比一本线低了34分,这个成绩让他十分苦恼。
由于体质不是特别好,黄伟说自己复读期间常生病,特别是临近高考的一段时间,生病就要请假回家,“我心理素质很差,有时看着别人考好了,就着急。有时自己的分数很低时,老觉得自己很差劲,没一点信心,最后越来越差。”黄伟说,“我家里条件不是很好,本来家里就并不是十分支持我复读,况且这复读的钱还是家里出了一部分,贷款了一部分凑齐的,看着自己如今的成绩更加心慌,觉得责任重大。”
2011年黄伟就考上了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读完大一后放弃学业,在学校附近开了个DIY饰品店,但好景不长店子亏损厉害,不久就关闭了。
在社会上闯荡近一年的黄伟干过很多苦活、累活,在铁路上做过促销、卖过电话卡、发过传单……谈及以往的经历黄伟现在还是心有余悸,“我决定再来复读一次,期望这次自己能够好好调整心态,考个好学校”。
【失败总结】如果不是学霸,就不要勉强自己变成学霸。据说有很多人在复读路上都是刚开始铆足了劲不玩游戏不打球,专心学习。而这种学霸状态一般顶多维持一学期。如果身体心理素质不佳,就无法应对高强度的学习。
相关链接
这七类考生适合复读
1专家指出,以下七类考生适合复读:
在高考期间由于健康、心态或状态等原因,导致发挥失常,高考成绩低于平时模拟成绩很多的学生
2填报志愿失误,导致落榜的考生
3距理想的名牌大学35分以内的学生
4不懂高三复习方法,学习无策略无计划无体系,没有充分利用好高三这一年的考生
5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有恒心,心理承受力较强,能够克服复读艰苦的考生
6无奈考入不理想的大学或极不喜欢的专业,进大学后长时间难以适应大学生活的学生
7高分低录或高分不录的学生
(责任编辑:卢雁明)
分享“湖南1/8高考生为复读生 名校情结是复读催化剂”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