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低龄化背后有何预示

2013-08-28 16:16:13 来源:北京日报

  没有最小,只有更小。2013年南开大学新生中有26位16岁以下的,其中最小的还不到14岁。现在,这些大一新生已经参加南开大学军训,开始他们的大学生活。

  正常的大学入学年龄一般是18岁,20多名低龄新生一般都是小学入学年龄就偏低,入学后又跳级,导致了本该上初中的年龄走进了大学校园。

  笔者以为,未来几年,大学新生低龄化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这背后说明了什么?

  只要能通过高考就能上大学,这是个基本的事实。一些低龄新生的智力超常,早几年上大学无可厚非。但也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早几年上学,除了学习和高考有关的几门课程之外,放弃了许多本该属于那个年龄段孩子享有的东西。我一直以为,学校教育除了学习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社会化途径。通过读小学、初中、高中,结交同龄的朋友,学会和同学相处,了解一些必要的规则,培育与年龄相符的心理。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多成分的。除了和高考直接相关的课程之外,有许多知识高考时虽然派不上用场,但对学生将来的成长是有好处的。因此,在求学的问题上,拔苗助长不好,舍末求本也不好。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哪个年龄段做哪个年龄段的事情最好。

  (责任编辑:卢雁明)

分享“大学新生低龄化背后有何预示”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